第604章 西北事
铺着地龙的乾清宫暖阁内,气氛火热,年轻的大明天子神情激动,尽管两百匹战马的数量听上去不多,但却让朱由校犹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惊醒。
这西北边塞自古以来便是游牧民族游猎的"天堂"所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也造就了成熟配套的蓄养技术及马场。
而西北当地马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武帝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还未被授予"冠军侯"的霍去病,在奉命领兵越过焉支山,于祁连山脚下击溃匈奴主力之后,便收拢当地牧民,于祁连山脚下修建了一座马场。
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在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之后,进一步扩充了大马营草滩上的马场,仅仅十余年的时间便蓄养了两百万匹战马。
此后隋炀帝在西狩的过程中,也曾在焉支山下,会见突厥及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者。
可以说,这西北边塞便是天然的马场。
...
"肃王府名下,建有马场?"很快,神情激动的年轻天子便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转而有些错愕的看向身旁的心腹大伴。
在他的印象中,太祖朱元璋在制定"马政"政策的时候,虽然也将蓄养战马的义务分摊到了百姓的头上,但战马的"归属权"仍是属于朝廷,相当于朝廷出钱雇佣百姓们蓄养战马。
故此,这马场通常都是由朝廷首接控制,或者是由"御马监"提督节制。
"回禀陛下,兰州地势偏远,条件艰苦,商贸不兴,故此历任肃王爷皆以蓄养战马的方式填补王府家用..."在朱由校茫然的眼神中,老太监王安苦笑着道出了一则不为人知的"皇室秘辛"。
洪武年间,太祖分封的诸多"塞王"中,除却后来靖难成功的成祖朱棣,以及提前病逝的晋王朱棡之外,在宗室诸王手中兵权最广,威望最重的藩王莫过于节制兰州,凉州多地的肃王朱楧。
为此,成祖朱棣在即位之后,屡次予以针对,使得肃王府的处境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