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西北事(第3页)

 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之后,为了抵御在草原上蠢蠢欲动的"北元余孽",先后着手在帝国边陲修筑防线,并以膝下皇子坐镇,史称"塞王"。 

 不过在成祖朱棣"靖难"之后,这些坐落于大明边陲,手握重兵的藩王们尽皆"内迁",改以卫所重兵坐镇,民间称之为"九边重镇"。 

 而在辽东建奴崛起之前,朝廷防御的重心,长期放在了距离中枢足有数千里之遥的西北边陲,这里的"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以及"甘肃镇"首尾相连,扼守着疆域广袤的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平原。 

 "大伴,你觉得在河套平原上游牧的鞑子们,能否为我大明所用?" 

 约莫小半炷香过后,暖阁内的沉默被打破,年轻天子清冷的声音宛如惊雷一般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耳畔旁炸响,令其脸色巨变。 

 自秦汉以来,河套平原便是中原王朝和塞外游牧民族博弈中的重要一环,战略地位首屈一指。 

 假若中原王朝占据了河套平原,便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

境和地理位置,获得一片优良的马车,以及号称"塞上江南"的农业基地,并在与塞外游牧民族的争夺中占据主动权。 

 相反,假若游牧民族占据河套平原,便可以此作为"前哨站",窥伺中原王朝富饶的关中地区。 

 正因河套平原所具备的重要军事地位,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便下令中山王徐达,将蒙古鞑子尽数赶出了河套平原,并在此设立"东胜卫",宣告大明对此的统治。 

 后因"靖难之役"的缘故,东胜卫内迁,大明对于河套平原的掌控力也日益下降,最终于嘉靖年间,彻底失去了对河套平原的控制权,继而间接导致了大明"马政"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