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见闻(上)(第2页)
故此这七钱的粮价基本上己然是正常状态下的最低值,并能侧面佐证市场的稳定性。
"奴婢遵旨。"
苦笑着点了点头之后,老太监王安便打算随同朱由校往稍远些的坊市而去,只是未能他走出太远,便觉得身旁的天子猛然停住了脚步,身上淡然随和的气氛也猛然改变。
放眼望去,只见得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跪倒在一处粮店前,声泪俱下的哭诉着什么,在其身后还跟着一名瞧上去至多也就七八岁的孩童,同样衣装不整。
"这位大爷,求您了,给孩子一口吃的吧。"
"实在是饿的没办法了。"
没有理会身旁传来的各式各样的眼神,那衣衫褴褛的老人磕头如捣蒜,不断央求着坐在台阶上,欲言又止的掌柜。
"我说老爷子,人心都是肉长的。"
"您让大家伙评评理,我是没给您吗,上次那两斗米,我含糊一下了吗?"
"我也知道您不容易,但您也不能光为难我啊,我也就是个给人打工的.."
半晌,这粮店掌柜的也是缓缓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惹得周遭围观的百姓们窃窃私语不断。
实话实说,这粮店掌柜的都能在素不相识的情况下,主动慷慨解囊两斗米,己然算是心善了。
毕竟此时围观的百姓何止上百,却无一人愿意伸以援手。
"大爷,我知道您心善。"
"小老儿但凡还有点办法,都不会麻烦您。"
"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听了粮店掌柜的解释后,这老人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声音比之前还要悲戚。
"怎么会没办法呢?"
"官府不是每天都在城外施粥吗!"像是受到了欺骗,这粮店掌柜突然自台阶上起身,有些愤怒的嚷嚷道。
前些时日,他见这对爷孙可怜,念着年关将至,便主动送了这对爷孙两斗米,却不想为此给自己惹来了一身骚。
"大爷,您不知晓啊。"
"官府要核查难民籍贯,小人说是自陕北而来的,官府根本不信,不给我们爷孙粥喝呀.."提及此事,这老人哭的更加伤心,其身后孩童也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像是触碰到了伤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