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元璋功绩篇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一共进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

 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成为孤城。

 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平江战役中,

 朱元璋的军队采用了筑墙围城、建造高层木塔楼等战术,

 利用弓弩、火铳等武器对城内进行猛烈射击,同时还不断以襄阳炮轰击城墙。

 城内守军和百姓在持续的攻击下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张士诚虽多次尝试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

 他性格中的反复无常和贪图享乐的弱点在围城中暴露无遗。

 即使在城破前夕,其弟张士信仍在城头享乐,最终因疏于防备而惨死炮火之下。”

 “面对朱元璋的多次劝降,但张士诚始终坚拒不投降。

 在粮尽弹绝的绝境中,他仍率部死守平江,以老鼠、枯草充饥,用屋瓦代替箭矢进行抵抗。

 然而,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的军队最终还是攻破了平江城。

 张士诚在巷战中英勇抵抗,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在被押解至应天的途中,他始终保持着沉默和倔强。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他拒不回答;而当李善长出面询问时,他则以破口大骂作为回应。

 最终,因无法从其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朱元璋下令以乱棍将张士诚处死。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时年四十七岁。”

 视频画面切换到了应天府,朱元璋身着龙袍,一步一步走上了皇位。

 “消灭两个最大的竞争者后,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为了彻底推翻蒙元统治,

 朱元璋任命徐达为中书右丞相兼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平章兼副将军,统领25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军中原!”

 “北伐时,朱元璋发布了《谕中原檄》。

 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