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胡亥:万万没想到,最后背锅的竟然是我自己(第3页)

 民间的怨气在无法释放的困境中持续累积,最终大夏崩塌,帝国走向了灭亡!

 “百姓……”嬴政感觉自己终于抓到了问题的核心点所在。

 “三、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备受诟病的一点,也是颇具争议的一点。

 秦始皇下令焚书,旨在焚毁不符合官方标准的书籍,

 包括《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进行限期交出并烧毁。

 这项政策的目的是限制私人藏书和对古代文献的研究,防止它们成为批评朝廷的工具。

 但这么做,对华夏文化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也使得无数珍贵的思想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坑儒则指的另一事件。

 此事涉及两个术士:侯生、卢生。

 他们因诽谤秦始皇而被追捕并处决。

 秦始皇随后对涉嫌参与诽谤的其他人员进行了处罚,导致四百六十余人被杀害。”

 “焚书和坑儒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事件,但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

 焚书主要涉及到对书籍的控制和文化清洗,而坑儒则是针对个人行为的不满引发的惩罚。

 尽管两者都有严重的后果,但它们不应简单地合并成为‘焚书坑儒’。

 后人如此行为,更多的是想加重秦始皇残暴的一面。”

 “四、巡游求仙,荒废政事”

 “秦始皇晚年迷恋长生不死之术。

 因此,一些怪迂苟合之徒如卢生、韩终、徐福、侯生等都便得到了他的重用。

 在统一华夏后,秦始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出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些巡游不仅加深了百姓的苦难,还导致朝廷政事荒废,国家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

 “秦始皇本人,便是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

 秦始皇死的太过仓促,身边只有赵高一人,这便给野心勃勃的赵高提供了可乘之机。

 最终,赵高成功篡改了遗诏,将公子胡亥扶上了帝位!

 也为大秦二世而亡,埋下了最大的伏笔!!!”

 “???”赵高、胡亥看到这儿,瞬间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