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比阉党危害更甚的,是只会内耗的东林党

 “单论朱由检扳倒魏忠贤这件事儿,他是做的极为漂亮,且有明君风范的。”

 “朱由检刚上台的时候,魏忠贤权势滔天。

 才十六岁的朱由检,刚上台的时候竟然没有意气用事,反而聪明的选择了隐忍。

 因为年幼时的遭遇,已然让朱由检学会了隐忍。

 他牢记着皇嫂张皇后的告诫,宫中的饮食一点一滴都不碰,只吃从信王府带来的东西。

 他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带着宦官的佩剑防身!”

 “正是这些谨小慎微的习惯,让他在与魏忠贤的斗智斗勇中存活了下来!”

 “同时明面上,

 崇祯帝朱由检在对待魏忠贤时,也像自己的哥哥那般,对他宠信有加,不减丝毫优待。

 甚至,朱由检故意对魏忠贤更加纵容,连魏忠贤私自扩充军队都不加责骂。

 这一切举动,反而让魏忠贤猜不透朱由检的心思,

 也得以让朱由检,渐渐地把原来那些在信王府中侍奉的侍从,都带到了宫中,以此保护自己的安全。”

 “魏忠贤自然不甘如此。

 他为了试探朱由检的态度,不断使计。

 甚至干脆让自己的党羽上疏赞颂自己。

 而朱由检却总是非常开心地读着这些奏章,不见半点愠怒,

 他甚至还不断地嘉奖魏忠贤及其党羽王休乾、崔启秀等人。”

 “朱由检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朝中一些大臣看清了局势。

 他们纷纷开始站队,局势很快明朗了下来,这倒是让魏忠贤的党羽恐惧了,开始自乱阵脚。

 御史杨维垣试图揣测朱由检的心意,

 于是首先弹劾了魏忠贤的得力助手崔呈秀,同时又对魏忠贤大肆赞扬。

 朱由检便借此机会,果断除掉了崔呈秀,此举也正式揭开了倒魏的序幕。”

 “接下来,朝中不断有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涌现,但朱由检始终保持沉默,任由形势发展。

 直至贡生钱嘉征上疏详细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并逐一证实。”

 “直到这时候,

 朱由检骤然发难,当着魏忠贤的面痛斥他的罪状!

 魏忠贤‘震恐伤魄’,在信邸太监徐应元的劝谏之下辞去了爵位,被朱由检发往凤阳安置。

 然而,魏忠贤走的时候,竟带着大量卫兵离开,这引起了朱由检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