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夫君,妾身这辈子,值了!(第2页)

 百姓感慨不已,

 但后宫之人,更多的却是不屑,她们认为刘娥这不过妇人之仁罢了。

 后宫的争斗与权谋,有时候黑暗的超乎常人想象。

 苏治继续讲解道,

 “刘娥既已‘生子’,宋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刘娥为后。

 然而,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

 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

 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广施恩泽,为百官加官进爵,以平息朝中的反对声音。

 册封皇后的仪式一切从简,

 既未让官员进贺,也未举办盛大的封后典礼。

 封后的诏书也避免在朝堂上公开宣读,仅传至中书省,由宫廷内部宣布,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此了事儿。

 十二月丁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了大宋王朝的皇后。”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那样只知争宠。

 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

 每每能襄助真宗处理好政事,这使得真宗愈发离不开她了。

 宋真宗每日批阅奏章时,刘皇后必定侍奉在旁;

 就连外出巡游时,也要刘娥陪伴在侧。”

 “刘娥虽然已经成为皇后,

 但朝中反对她人也不少,因为后宫干政,历来是朝堂大忌。

 朝堂之中,反对刘娥的人,又以寇准和李迪为首。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刘娥也不得不开始拉拢属于自己的势力,这其中又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

 钱惟演的妹妹,嫁给了刘美的儿子,而丁谓的儿子则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通过这种联姻关系,刘娥得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刘娥在政务上的决断水准,基本都十分得体。

 可即便如此,大臣们也无法接受为一名女子工作。

 于是,

 宰相寇准等人暗中策划了一起兵变,

 打算扶持年幼的宋仁宗上位,

 并尊宋真宗为太上皇,以此来限制刘娥的权力。

 但不曾想,寇准的下属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让刘娥提前做好了准备。

 最终,寇准策划的兵变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位深受宋真宗器重的宰相,也被刘娥贬谪到了广东。

 寇准兵变失败,

 使得宋朝的大臣们对刘娥的权力和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挑战这位皇后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