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小皇帝养成计划(第3页)

 布尔尼起兵失败后,康熙下旨将囚禁在盛京的阿布鼐绞杀。”

 “孝庄文皇后在康熙年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的识人之能、政治智慧和影响力,

 为康熙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清朝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以说,康熙最终能成为一代大帝,孝庄功不可没。”

 “孝庄手握无上权力,

 却能够给孙子康熙一份纯粹的亲情,

 这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是相当难得的。

 评价一个人,要看他身边的人。

 在孝庄的影响下,侍奉她一生的苏麻喇姑也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

 康熙感念奶奶对自己的爱护,对孝庄也倍尽孝道。

 他亲政后,凡重大事件,都会去请示孝庄。

 遇到孝庄出游,康熙便会亲自下马扶辇。

 孝庄晚年病危在床,康熙帝曾经三十五个昼夜衣不解带地服侍在侧。

 甚至亲自到天坛祈祷,‘请减己寿以益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 1688 年),

 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有孝顺的孙子陪在身边,她走得并不遗憾。

 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

 康熙并未按惯例全国举哀,

 她的棺椁也未下葬,而是一直停在暂安殿内。

 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直至雍正朝时才下葬,而且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

 按照当年康熙对外宣称的,这是遵孝庄弥留时的遗言: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不可为我轻动。

 况我心恋汝父皇及汝,不忍远去。

 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康熙没有给孝庄下葬,

 其中不仅有他对奶奶难以割舍的情义,

 还因为他不愿意孝庄受到世人的猜疑和亵渎,这可能和她传说下嫁给多尔衮有关。”

 康熙帝玄烨看到这儿,眼眶顿时红了,心中充满了悲伤。

 因为孝庄现在已经七十四岁,马上就要七十五岁了。

 这也就意味着,孝庄已经命不久矣,

 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她深爱的孙子和国家。

 康熙回首望向孝庄,声音低沉而嘶哑的喊了一声:“祖母……”

 孝庄却反过来安慰起了康熙皇帝,道:

 “小玄烨啊,你会成为大清最好的皇帝,别哭哦。”

 康熙的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