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历经磨难,终于修成正果

 “秦始皇驾崩次年,

 陈胜、吴广起义,

 天下各地纷纷响应,政局动荡不安。

 乱世来临,为求自保,他产生了响应起义的念头。

 深受县令信任的萧何、曹参都是刘邦的好友,

 他们看到了营救好友的机会,意欲借此机会救回刘邦。

 于是,他们就对县令献计说:‘当前局势下,我们应该将逃散在外的人召回,以壮大我们的力量。’

 县令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便委派樊哙前去将刘邦接回。”

 “樊哙是吕雉的妹夫,

 当年吕文将长女嫁给了又老又穷的刘邦,

 又将二女儿嫁给了屠夫出身的樊哙,

 吕夫人虽然为女儿的婚事痛哭流涕,但在她却也无可奈何。

 樊哙不负众望,很快就将刘邦接了回来。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县令却反悔了。

 他担心那些逃散在外的人回来后,局势会变得无法控制。

 于是,在刘邦回来后,他又下令关闭城门,拒绝他们入城。

 并且还准备杀掉萧何、曹参等人。”

 “萧何和曹参在得到消息后,便迅速逃到了城外。

 刘邦当即往城中射入一封信,

 号召大家响应陈胜、吴广,杀掉县令,

 以求在这乱世中谋得一线生机。

 刘邦的信极具鼓动性,

 加之他本人也颇有些威望,

 城中百姓居然真的自发组织起来,杀掉了县令,将刘邦迎入城中。

 刘邦顺势自立,自称沛公,

 麾下也迅速聚集起了三千之众。

 这一年,

 刘邦已经四十八岁。”

 “在刘邦创业之初,吕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他们不仅倾尽所有财力相助,

 还贡献了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之,这两位杰出的将才。

 从这儿可以看出,吕家一门都是人杰。

 没有吕家相助,刘邦想要成事恐怕会难上无数倍。”

 吕雉转头看向刘邦,眼中闪过了一丝骄傲。

 刘邦也恰好转头,正好迎上了吕雉的目光。

 二人对视片刻,刘邦突然嬉笑着说了一句:“多谢娘子、老丈,还有两位大舅子!”

 刘邦猝不及防的滑稽表情和话语,引得吕雉情不自禁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