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武则天的功绩(第3页)

 “回陛下,正在记!”上官婉儿应声而答,笔尖飞舞,将苏治的话一一记录在案。 

 稍作沉默, 

 武则天又将目光投向了狄仁杰,问道:“狄国老,依你之见,朕是否应立即着手改革人才选拔之策?” 

 狄仁杰略作思索,而后郑重地回答道: 

 “陛下,时机至关重要。 

 既要改革, 

 便应趁着‘天榜神迹’而行,阻力会小上很多。” 

 “善!”武则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而后吩咐道:“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办妥。” 

 “臣领旨!”狄仁杰躬身一礼。 

 苏治继续讲解道, 

 “武则天用人不拘一格、知人善任, 

 她的麾下,自然便汇聚了大量的人才。 

 在她执政的二十二年里, 

 共有七十八位宰相在她的手下效力过。 

 其中包括了魏元忠、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名垂青史的人物。 

 同时,她也提拔了许多优秀的边将,如娄师德、郭元振等人。 

 这些宰相和将领的出身背景各异, 

 既有名门之后, 

 也有来自庶族和平民家庭的人才, 

 甚至还有一些是出身卑微的下等户。 

 正是得益于这些人的努力, 

 唐朝和武周才能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蓬勃发展。 

 因此,后人赞誉武则天具有知人之明, 

 她的时代也因人才辈出, 

 而被誉为‘多士之用’的黄金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 

 她晚年所提拔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 

 在后来的唐玄宗时代, 

 均成为了功勋卓著、名扬后世的贤相。” 

 武则天现在所处的年份,是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按照历史, 

 这一年姚崇因处理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事件, 

 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从而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提拔为夏官侍郎。 

 至于张九龄和宋璟,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儿打酱油。 

 看到这三人都是后世的贤相, 

 武则天毫不客气的对上官婉儿吩咐道: 

 “传朕旨意,即刻招姚崇、宋璟、张九龄三人觐见!朕要亲自考察他们的才能与品性!” 

 上官婉儿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回答道:“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