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杨广:感谢李二送来的人才!(第2页)

 他的子弟们也都争着做不该做的事。 

 现在看着太平无事,但它的覆灭却己经不远了。 

 所以房玄龄是, 

 少时知隋朝不可辅而藏器于身, 

 后中年时得遇明主而谋天下事。” 

 “隋末农民起义相继爆发,这其中就有太原的李渊。 

 当时正担任隋朝隰城尉的房玄龄, 

 经过深思熟虑, 

 认为这些起义军当中,最有可能成事儿的,就是李渊这一支了。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隋朝的官职,准备投奔李唐。 

 据史书记载,房玄龄与李世民相遇于渭北之地。 

 那时,房玄龄的家宅位于晋国,也就是如今的汾阳, 

 要从晋国进入渭北,就必须要通过潼关。 

 而李建成那会儿己经在潼关安营扎寨了, 

 但房玄龄却没有选择李建成, 

 反而跑去找了李世民, 

 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这样的眼光,又是何等的毒辣啊!!!” 

 “房玄龄见到李世民后,二人一见如故。 

 李世民即刻纳其于门下,由此开启了二人长达近三十年的合作之旅。 

 虽然一开始,李世民只给了房玄龄一个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的官职, 

 但房玄龄却毫无怨言,将这份工作做得兢兢业业、完美无瑕。 

 在连绵的战火中, 

 李世民身居要职,而房玄龄则作为其幕僚, 

 他不仅要为李世民提供军事建议,更要负责处理军中一切文案。 

 无论是书信传递,还是上报军情, 

 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李渊听得啧啧称奇,仿佛自己在战场上和李世民说话一样。 

 此外, 

 记录士兵战功也是房玄龄的重要职责之一, 

 这可是首接关系到士卒切身利益和战场士气的重要事务, 

 而在房玄龄的工作记录中, 

 他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除了为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之外, 

 房玄龄还为李世民推荐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其他军阀势力每攻灭一方,将士们总是争相抢夺财物。 

 但房玄龄却与众不同,他首先想到的是聚收拢人才。 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 

 房玄龄在降将中发现了张亮,并给出了‘倜傥有智谋’的评价。 

 随后,他便立即将张亮推荐给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对房玄龄的眼光深信不疑, 

 当即便任命张亮为秦王府的车骑将军。” 

 “除了张亮外,房玄龄还发掘并推荐了许多其他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