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第3页)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 

 作好了万全准备的诸葛亮, 

 于此年三月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后, 

 正式踏上了北伐之路! 

 蜀军集结在于汉中阳平关附近,等待进攻的时机。 

 与此同时, 

 诸葛亮生命中的‘宿敌’司马懿,受任驻守于宛,负责统领与吴国交界的魏军。” 

 “从诸葛亮的军事生涯来看, 

 他的军事能力,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虽然诸葛亮本身具备卓越的军事天赋, 

 但在刘备时期, 

 他的军事才能,还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层面。 

 由于那时的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和军队整备工作, 

 所以他在训练军队方面表现的虽然十分出色, 

 但却军队缺乏实战指挥经验。 

 这应该也是《三国志》里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主要原因吧。” 

 看到这人,有人忍不住吐槽道, 

 “《三国志》陈寿?那家伙不是蜀汉叛徒吗?!” 

 “呵呵!一个晋朝臣子写的史书……难保没有私心啊!” 

 “我记陈寿的父亲陈式好像是被诸葛亮杀了吧?你们品品……” 

 观众的舆论, 

 一时间变成了对《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讨伐。 

 但也有保持理智的人,为陈寿分辩道, 

 “陈寿并没有贬低诸葛亮啊!” 

 “来看看,我这儿正好有本《三国志》, 

 这里面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除了最后这句,陈寿通篇都是在夸赞诸葛亮啊!” 

 虽然有人拿出了证据, 

 但还是遭到了周围观众的口诛手伐, 

 “我呸!!!” 

 “要不是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方说不定就达成目标了!” 

 “司马懿与诸葛亮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就被打得惨败,从此畏之如虎! 

 你说诸葛亮用人有问题,老子都认了,你说他不会带兵打仗,老子就想抽死你!!” 

 “我没说诸葛亮不会带兵,我只是说…… 

 唉唉唉!! 

 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