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安史之乱,老郭的表演舞台(第2页)

 “酒酣耳热之际,安禄山突然在唐玄宗面前放声大哭。 

 一边哭,他还一边抱怨自己作为蕃人,受到了歧视。 

 虽然他没有什么学识, 

 但唐玄宗并不嫌弃,还不断地提拔他, 

 可杨国忠等人却对他无端仇恨, 

 于是请求唐玄宗为他主持公道。 

 这一番动人的哭诉, 

 让唐玄宗对安禄山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信任, 

 甚至最后还授予他左仆射的高位。” 

 这时候,就连狄仁杰都忍不住诧异道, 

 “这安禄山竟然还真的敢去京城?看来是我小瞧了他啊。” 

 武则天沉吟片刻后,说道:“安禄山奸雄之资,看来安史之乱,不简单啊!” 

 与此同时, 

 上了昏庸皇帝榜单的李隆基,此刻正咬牙切齿的问道:“安禄山找到了吗?” 

 姚崇躬身行礼道:“回陛下,尚无消息传来。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继续找!不把他碎尸万段,朕誓不罢休!” 

 “微臣领命!” 

 ……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解说道, 

 “安禄山离开京城后,这才显露出他内心的胆怯。 

 他担心杨国忠在路上设有埋伏, 

 因此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范阳老巢。 

 安禄山在京城的出色表现,使得李隆基对他格外的信任。 

 甚至每当有人上报说安禄山有造反的举动时, 

 李隆基都会怒斥报告者诬陷安禄山, 

 还将他们绑缚后送给安禄山处置。”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控诉安禄山造反的人数不断增加, 

 甚至有人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李隆基这才如梦初醒,重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这一局势,李隆基决定再次采用杨国忠的计策,下令召见安禄山进京。 

 可惜,这一次安禄山,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安禄山知道,自己能够侥幸欺骗李隆基一次, 

 但第二次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所以他才不会选择再次进京冒险。 

 可见,此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鬼心眼儿却一点儿不比读书人少。” 

 读书人:“???” 

 “见安禄山不肯前来, 

 李隆基于是又生一计,提出为安禄山的儿子赐婚,并要求安禄山前来认亲。 

 但安禄山依旧推辞不来, 

 这下子,李隆基才算是把一切都想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