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信口开河(第2页)

 秦玉兰不卑不亢:“陛下,治病救人是大夫的本分。”她的声音清澈如泉水,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臣在云南城倒是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哦?说来听听。”天子顿时来了几分兴致,身子微微前倾。 

 “陛下可还记得萧煦?”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有人面露惊恐,有人窃窃私语,更有人脸色大变。 

 周节度使站了出来,冷笑道:“问心神医在陛下面前提起通敌叛徒,莫非与他有什么关系?” 

 “周大人慎言!”卫丞相厉声喝道,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卫相这么护着她,倒让人生疑。”周节度使意有所指,眼神中带着几分阴险。 

 秦玉兰淡淡开口:“周大人,你可知污蔑道士的下场?”她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 

 “哈!”周节度使不屑一顾,“难不成你还能呼风唤雨不成?” 

 话音未落,一道惊雷劈下,正中周节度使。雷光闪烁间,整个大殿都被照得通明。 

 满朝文武目瞪口呆,有人甚至吓得跪倒在地。 

 周节度使浑身焦黑地倒在地上,抽搐不止。他的眼中满是恐惧,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陛下,”秦玉兰上前一步,“臣怀疑五年前通敌的细作另有其人。”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 

 周节度使猛地跪下:“陛下明鉴!她血口喷人!”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慌乱。 

 楚武帝沉声问道:“证据呢?”龙椅上的帝王眼神锐利,仿佛要看穿一切虚妄。 

 秦玉兰站在大殿中央,虽然年仅十三岁,却丝毫不怯场。她的目光清澈如水,面对群臣的注视,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姿态。 

 “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论,竟是出自一个黄口小儿之口!”吏部尚书冯大人捋着胡须,不屑地说。 

 “是啊,一个小道士,也敢在紫宸殿上信口开河!”有人附和道。 

 秦玉兰不慌不忙地整了整道袍,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抬,直指向了周节度使:“诸位大人若是不信,不妨看看周大人的反应。” 

 周节度使面色一沉,冷笑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本官就是你所谓的证据?” 

 “正是。”秦玉兰语气平静,眼神却愈发锐利,“周大人为何如此紧张?莫非心中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