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无烟煤兴惊三老(第2页)

 “夺少?!” 

 容不得三人如此吃惊,要知道现在京城的木炭价格己经涨到几十钱一斤了!中原地区本就因人口繁衍过度砍伐缺少木材,再加上冬日上山砍柴烧制煤炭极其不易,算上运输等等人力物力成本,别说是普通人,哪怕是穷一点的商人,官职低一点的官员都不见得用得起! 

 可这煤...居然这么便宜!还这么好用!还持久! 

 对于大明政治界的顶头人物,三人瞬间明白了这煤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廉价的取暖材料! 

 在能冻死人的北方真的能活人无数! 

 “蔚王府?难道这无烟之煤和蔚王殿下有关?”三阁老瞬间就抓到了要点。 

 “这...下官也不清楚。但这无烟之煤确实是西山道镇国煤业的产业。” 

 镇国煤业? 

 三人瞬间明白了,这件事绝对跟太子和蔚王脱不了关系。 

 前几个月闹的沸沸扬扬的白糖,不就是起了个什么镇国的名号吗。 

 “先观察一番,看看这煤是否真有那般神奇。”刘建摆了摆手,继续开始办公,想看看这无烟煤到底能烧多久,又是否真的完全对人无害。 

 谢迁、李东阳二人也是坐下,治大国如烹小鲜,他们也不能因为短时间的使用和下面人的片面之词就妄下结论。 

 三人喝着茶,看着手中来自大明各个地区的奏报,但心思却老是忍不住往无烟煤上飘去。 

 事实证明,学好数理化是真的牛皮,无烟煤稳定均匀的燃烧释放着热量,温暖了小小的暖阁,哪怕过去了大半天,那微弱的火光依旧坚挺着。 

 三个小老头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觉得热,己经脱去了最外面的一件大袄。 

 此时的暖阁与屋外寒风刺骨的飞雪坚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时间越久,三人便越是坐不住,越是吃惊于这无烟煤的质量。 

 “若这无烟之煤产量能得到保证,对我大明当再无雪患。”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心里有了主意。 

 次日一早,是大明每隔几日便有点筵讲。 

 作为翰林给皇帝讲学的大课堂,每到筵讲的日子,翰林侍读和侍讲就会齐聚在崇文殿一次,给皇帝讲解西书五经和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