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救人(第2页)

 村庄,不多时便己抵达。 

 乡野的小村庄,房屋都是最普通的茅草屋,进入村子,众人便见到了许多被积雪压垮的房子。 

 它不似其他灾害遍地尸骸血液,它遍地雪白美丽动人。 

 却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寒冷、颤抖。 

 但,当众人看到了存活下来,浑身发抖瘦的皮包骨的百姓,又莫名觉得,至少不是最坏的结局。 

 至少,热播活下来了。 

 本就饥一顿饱一顿勉强度日的村民,在雪灾导致欠收又失去了遮风挡雨的避身之所后,他们可能曾经崩溃无比,但这种时候总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即使有善良的村民愿意分一些粮食给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侥幸房子没被掩埋的村民,他们也不见得富裕,他们也要生活的啊,总不能为了救同村受灾的人把粮食都让出去让自己饿死吧? 

 还有一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小妇人,麻木的不断在雪地里刨着雪,挖开后,又继续挖下面被雪压垮的茅草、土墙... 

 雪白的雪地,被她那冻得通红的指尖流出的血液,沾染上了一抹诡异的缨红。 

 一旁,似是妇人的母亲亦或是婆婆在尽可能压制心中的痛苦,不断劝说道:“别娃了,都好几天了,狗娃回不来了。” 

 灾民们,大多和她一般,对叫天天不应的处境彻底失了活下去的希望,让她儿媳妇不要浪费力气。 

 因为,要不了多久,或许她们也都要死了。 

 即便看到了服装古怪的朱厚炜他们,人们的眼中还是没有一丝生机。 

 受灾前,乡绅地主碍于脸面,剥削他们也是戴着一张虚伪的面具。 

 受灾后,地主士绅紧闭大门,不在乎他们任何求救的请求,即便死在了他们家门口,也至多换来一声虚伪的叹息,更多情况还是感到死在自己家门前晦气。 

 不要去考验道德和人性,这是经不起考究的。 

 对于普通村民百姓,在地主、士绅面前和牛马没有什么区别,死了大不了换一批人给他们种地而己,如果冻死的是自己有田地的百姓,那更好,来年他们又可以侵占他们的田产了。 

 人都死了,那田我只能“悲伤”的帮你管理了。 

 此时,王守仁开始布置任务“点几个无烟煤灶,用来给灾民们取暖,再烧一些热水煮些粥水出来,先围过来的人可以每人先行分配点干粮。一排的拿刀戒备巡逻,防止有人暴起伤人抢夺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