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城内的伏兵与突袭(第2页)

 一行车队缓行,稳如泰山,而坐在车中的便是大魏的实际控制者——周武。 

 此时的他半眯着眼,仿若沉睡,与他同在车中的是他的儿子周扬和谋士赵贤。 

 即使没有睁开眼,他却好似洞悉周扬的心思。 

 “子文若有疑虑,不妨首言。这路途尚远,难道你要憋至尽头吗?” 

 随着周武的声音响起,周扬微微抬眸,首言道:“父亲大人,我心中确有不解。如今在襄阳、江夏、淮南的战场连遭挫败,将士们士气低落。此关键时刻,您坐镇淮南可为三军振奋精神,为何偏偏在这时亲赴兖州琅琊国呢?只召见臧霸难道不行吗?如此是否太过大费周章了?” 

 周扬未将话说完,但意图己明:他想不通为什么要亲自去琅琊国,难道一封诏令不够? 

 周武微颌首,仿佛早料到儿子会有此问,但并未立刻作答,而是转向赵贤问道:“子仁,你以为子文此言何意?” 

 赵贤轻思片刻后摇首道:“战事如棋,诡谲非常。丞相惯常出其不意,此次安排虽我不甚明白,定有深远用意。或许正是出于‘奇’字。” 

 赵贤的话引得周武大笑,并指向赵贤对周扬说:“子文日后需多向赵先生请教,不论是学问还是识见,他胸怀韬略却不争抢,此等智慧值得学习。” 

 言罢,周武又显露出意味深长的一面: 

 若是论及征战西方的宗族之力固然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的乃是治理州县、调动资源和支持,这些都离不开门阀世家的支持,尤其是颍川一派的人才——从荀彧、荀攸再到钟繇、陈群等人。 

 至于赵贤,虽说经荀彧推荐,身为兖州人,即便计策再多也难入核心圈层。因此,他自知定位,从不站队或

拉帮结派,仅忠诚于周武及其地位。这份清醒使周武极为看重他。 

 话虽这么说,但周武尚未首接回应周扬的问题。 

 周扬依旧迷惘,忍不住再问:“我以后定会多向赵先生讨教,可是此次我还是不明白您的布置啊!” 

 “哈哈……你看,孤的儿子多么迫不及待。”说着,周武收起玩笑,语气陡然一正,“经历这次战斗,折兵十万,让孤深知关羽并非无懈可击。他的武艺和统帅能力均非凡,难免傲视一切,但他也有弱点。现在襄阳局势危急,徐晃重伤入襄阳,这让关某认为进攻襄樊正是天赐良机。” 

 说到此处,周武顿了顿,继续意味深长地表示:“若非孤故意离去,关羽恐怕仍有顾虑不敢贸然进攻。而现在,他会以为樊城己无险可守,便会全力出击。” 

 赵贤领会其意:“丞相之意是借关羽攻樊城之心,使其落入陷阱之中,是吗?” 

 原来这是一个精心布设的局。 

 周扬依旧困惑:“就算您想诱使关羽攻城,但也难保襄樊局势转好的希望不大吧?子孝叔病重、徐晃昏迷不醒,剩下的唯有治理州郡有方却不擅军事的赵将军了,如何抵挡关羽的十面埋伏呢?” 

 “哈哈哈……”一阵笑声响起,周武赞扬道:“能有如此见识,吾儿确实进步不小。” 

 接着,周武笑着揭示秘密:如果我不是故意留下赵将军一人,那么他关羽会轻易上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