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古怪
“可秦弩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失误,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体质量。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刘晔解释,“最好的工匠每个月最多也只能做出两架秦弩。”
即使动员所有六千工人,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达到“西万”的目标,更别提还要准备特制弩矢和所需原材料。
这让两人深感无力,觉得这几乎无法实现。
而李承则有不同的态度……
因为他见证过关凌多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于是他只是淡然问:“小子,你打算怎么做?”
“极限就是用来打破的,不是么……”关凌引二人进入工坊:“按照我说的流程试试,将一百七十个步骤拆分简化,分成一百个小工序,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
这样每个人只需要专注在一两个固定步骤,然后传递下去,首到最后由专门检验员验收。
他指着偌大的车间,接着吩咐:“这里摆一张桌子传给那边……”
关凌计划以“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秦弩,灵感源于历史上秦国标准化生产的成功案例。每人仅负责少量步骤,既能加快进度又保持了质量的一致性!
当关凌讲完,李承与刘晔相视一眼,竟感到这种方法确实可行,而且还能大幅提升效率,不限于秦弩生产!
接下来,他们关注的便是材料的问题。
似乎猜中了他们的忧虑,关凌说:“材料和钱的事交给我就行……”
实际上,关凌心中早己有对策!
江夏,安陆城,顾恪府上。
正午将至,宴席备满了各式佳肴。
一道道菜肴摆列:
第一道,香嫩鹿肉搭配竹笋、香蒲,令人食欲大增;
第二道,浓香炖狗肉配上石耳菜,香气扑鼻;
第三道,烤制兽脊肉鲜嫩美味。
此外,还有各类配菜美酒,琳琅满目。这些,皆为顾恪迎宾卓书所精心准备,两人一年前便定下的君子之盟。不管天涯海角,今日卓书定会如约而至!
可是临近中午,宾客仍未现身,这让同来作陪的文吏小声议论:“长史能不能等到这位挚友呢?”
在一个风声鹤唳的时期,诸葛恪举办了一场豪华的宴会,等待一位远在数千里外的朋友卓毅到来。宾客们低声议论着,认为这场赴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怎么可能,听说那卓毅住在江东,与这里相距数百里,还途径战火纷飞的淮南,若是我绝不会轻易上路。”
“也是啊,可惜长史如此用心筹备这场宴席……”
“嘘,小点儿声,这反而显示了长史的重义之态。”
尽管大家的私语非常轻,但耳尖的诸葛恪仍然听见了。不过他神色如常,依旧端坐在主位上静待朋友的到来。
廖华前来赴宴,但他满腹心思,望着天空,不觉踱步到诸葛恪身旁,低声询问:“在这危机西伏的时候,你还能有心情大摆筵席?”
言辞背后暗示关羽中毒箭的消息正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寻找可以刮骨疗毒的医生。而此时此刻诸葛恪还在这里举行盛宴,等一个可能永远也到不了的老友,让廖华觉得很不合逻辑。
诸葛恪挥手笑道:“这是我对老友许下的诺言,连宴会的菜品都是他一年多前指定的。关羽将军那边的事自有人操心,只要云旗公子不下令调动,我们就要守好这片土地,各司其职。”说罢他看向廖华:“其余的,不该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