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解决方案(第3页)

 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李飞(原名关麟)意识到该药物暂时还不适合给其父亲使用。因此,他转向了其他替代方案,并首先想到利用另一种具有辅助疗效的方法——土法提取大蒜素。 

 张琪将剩余动物用于大蒜素试验,并与著名医者孙明(原名张仲景)协商。在分别时,李飞提醒他的兄弟增加采购大蒜的数量。 

 关于提取大蒜素的方法非常简单,主要包括捣蒜、蒸馏等几个步骤,关键在于火候掌控,以西十度为佳,成功的话将获得黄色油状液体即为纯正的大蒜素。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如蒜氨酸在外力作用下分解产生抑菌物质。 

 鉴于当前情况下获取青霉素极其困难,选择用大蒜素和其他备用策略作为过渡似乎更为现实。 

 当讨论到是否使用大蒜进行治疗时,张琪表示担忧并提出了疑虑,但最终他们决定尝试,内外兼施观察效果。 

 离开之前,李飞还向管理生产设施的技术人员陈虎交代,强调必须确保工人的身心健康,不应因生产任务繁重而加重他们的负担。这些工人辛勤付出,己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孩子们还能免费就读私塾。这种改善民生的努力让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李飞等人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他们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方案,努力寻求最佳治疗方法以及优化生产模式的道路。 

 在一个名叫陈承瑞的智者与另一位名为杨明的策划师之间,出现了一场激烈的争执。焦点在于杨明提出要将工人每天工作的时间从六个时辰增加到八个时辰。这个提议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基于复杂的运算得出,只有这样才能按时完成向云中将军交付大批弩机的任务。然而,一个月的时间非常紧迫。 

 陈承瑞坚决反对这一方案,不愿增加工人们的负担。一时间,两人僵持不下。 

 “陈老先生,这只是一段时间的事情。任务完成后,我们可以加倍补偿大家。多给他们一些银钱和口粮并不是难事。”杨明依然坚持己见。 

 然而,陈承瑞似乎下定了决心:“我说不行,就绝对不行!”说完,他转身快步走向工坊门口,语气沉重且坚定。 

 望着陈承瑞渐行渐远的背影,杨明深沉地思索起来。这时正值交班之际,白天干了六个时辰活计的工人们正准备回去用饭,而即将夜班的工人则开始排队入场,开始了新的轮班作业。通常此时正是工厂一天中最为清静的时候。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陈承瑞走出门外时,己有几十名工人在门前等着迎接他。“陈老,请问这里就是报名自愿加班的地方吗?”一位年轻工匠首先开口问道。随后其他工人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多干活:“听说这批弩很紧急,我们就想着能多出点力。” 

 陈承瑞感到震惊,问道:“是谁告诉你们可以在这里报名的?”工人回应道:“消息早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