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绝佳的战机(第2页)
“哎哟……依我看就咱们两个去好了……”张飞愤慨地说:“我要亲手宰掉那庞德以解心头之恨!”
刘备比张飞更加担忧,但他更担心全局局势发展…诸葛亮建议派遣一位既有能力又文武双全的大臣迅速赶赴荆州主持工作:“虽然目前情况紧急,但最重要的是立刻派出干才处理荆州大局……比如黄汉升或赵子龙。”
对于人选问题,诸葛亮提到两人选中的黄忠因年岁渐长可能不理想;而另一位,则是忠诚可靠,勇猛无畏,广受信赖——赵子龙显然更为合适。
听完诸葛孔明的意见,刘备陷入沉思:如果二弟出了意外,到底谁才能稳住荆州?
面对当前复杂的局势与未知的风险,他深呼吸后说出了最后一句,“孔明所见极是……我会尽快作出决定。”
这样的部署安排,不仅是为了一位战友的生命安全,更是为了保住整个巴蜀基业的关键一搏。
战局突变,智谋深藏
在旁边,有一位随行人员猛然间轻呼一声,双手分别捂住心口和嘴巴。
刘备立刻注意到了他的异状,关切地问道:“子初最近那些不适症状似乎愈发频繁了!”
“我没事。”那人淡淡的答道:“今日风有些大,只是有些着凉罢了。”
子初迅速将握拳的手收至身后,生怕被刘备察觉——他可不希望让这位主公为自己担心。“有了孔明坐镇益州,后方自然安稳无虞。倒是主公此次赴荆州之行让我忧心忡忡,不如让卑职陪同主公同往。”
“但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我还好得很,哈哈哈……”他刻意放声大笑,表现得若无其事,然而背影中紧握的手却正悄然滴落鲜血…诸葛亮目睹此景,闭目摇头
暗叹:
『时世艰难,真是多灾多难啊。』
这时,一位来自荆州的信使悄声走到杨仪身边,在低语中递过一封密函:“这是关将军亲手所书,他有令,尽可能晚些才交给主公与军师!”
拆阅信件时,内容令杨仪大吃一惊。关将军的亲笔字映入眼帘时,不由自主问及为何要由自己转交此封密信?
这显然事关重大,不仅揭示出第二位将军并无大碍的事实,还暴露了一宗精心策划的阴谋。杨仪意识到其中的玄机,并感叹道:
「如此周全的心计甚至连自家人都要瞒过去了。天助汉室!」
而在襄阳东南约二十里处的曹营军寨内,战场上尸横遍野,数万枚飞箭钉满残缺破败的帐篷。陆延、廖化、以及南阳郡军的将领侯音纷纷赶到现场,面对眼前惨烈的景象,无不心潮澎湃,既震撼又激动。特别是侯音,深感这场胜利背后蕴含无数人的辛劳与牺牲。
随后,三人讨论战功归属问题时达成共识:功劳不能独揽己功,应公平分配。他们当即命令部下清理战场并回收装备物资,在完成最后一段呐喊震慑敌军的任务前,不再贸然支援别处作战,保持冷静应对当前局势才是上策。
最后,他们谨遵指挥者的计划行动——一切为了整体利益考量!
关将军亲自致书告知密议真相;襄樊大战后的残酷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而胜利归功于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这些事件共同编织成了那段充满血泪与忠诚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