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连场胜利?(第3页)

 听到这儿,关明心中泛起阵阵不快。他可以理解一个人行医助人的善举,哪怕对方是曾经敌对的大将。但这毕竟是李俊自己的决定,关明也不应对此加以评判。可这次,却是用了他自己手中的药品来救助敌方的重要将领,这样的行为难免令人反感,甚至让人难以接受。 

 关明知道,在世间总存在这样一类人:并非为名为利,只是脑子里的想法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显得格格不入,常常会使人无法捉摸其内心的真实意图。想到这里,关明不禁联想起前世的某些事件…于是,面对此次李俊这般奇特的行为,关明虽无奈,但又似有见怪不怪的心态。虽然心里将李俊列入“黑名单”,却又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严重的事情…关明咽了一口唾沫,喃喃自语道,“糟了,李俊去了寿春还好些,但他此举恐怕会害得同道凌风陷入危机。” 

 更糟糕的是…不只是凌风一人面临危险,她的好心可能会间接导致曹军统帅张辽因怀疑而丧生。 

 关明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李俊的身份及她的行踪很快会被曹操与孙权得知;并且,鉴于她的名声(例如曾协助关羽处理伤势以及助力荆州攻占樊城),这些信息也会引发猜忌与调查。这可能导致她本人以及同行的凌凤都遭遇致命的风险。 

 在这个权力博弈时代,一旦被视为威胁,九死一生几乎是定局。于是,为了保护这两位可能被牵连致死的英雄…“停车!” 关明立刻命令司机停下。 

 随从士勇勒停坐骑,马车停止移动。“公子……”士勇问到。 

 “调转马头,回府邸!” 关明紧接着下令给糜阳:“罗成,请你速召陆毅、诸葛亮和刘扬来讨论对策”。 

 此时,他己经深思熟虑地考虑整个情况:包括卓荣看似善意的行为,但实则引发极大风险;目前二人处境的危险程度;如何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解救二人等细节,均在他脑海闪过。他认为现在二人确实性命悬于一线且拯救他们极其困难。 

 “先等等… 让我想,让我好好思索对策。” 在调转车向回家的路上,关明不断思考着手中的筹码。 

 若要想救这两个人,目前手中可用的手段似乎只剩下两套方案:其一是寿春城司马懿的助力;另一个是江东地区的鸽派人物。关明需要冷静下来找出一条既能救人又安全稳妥的办法来,同时也要设法将凌风、张辽顺利带到荆州。 

 事情发展太迅速且复杂了,这让他也感到棘手不己。 

 ... 

 蜀郡,成都。 

 一份来自八濛山前线的情报正交到诸葛孔明手上。现在还不是晚上应该休息的时候。因为推行废止人头税改摊户赋的新政是一项艰巨任务,伴随着许多挑战和社会变动的风险,孔明从未有丝毫放松,日夜都在谨慎处理国家大事。 

 新政的实施己经引发了多种连锁反应:取消人头税后必须同步推行其他改革措施,每一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进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