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关键之战(第2页)
“哼!”孙策冷哼道,“让人密切关注刘明,几日内他一定会给她书信。人的嘴最容易撒谎,但文字往往不会骗人。”
陆逊称“是”,刚欲离去,又想到一事:“主公,曹丕己经到寿春,打算从水路秘密赶至合肥,商讨停战事宜。”
孙策沉思良久,“此事我会考虑的,先解决刘明的问题,曹丕之事另做打算!”
在洛阳,李先生带领曹植穿梭于地底密道。密道连通“平南侯”府和城外,并有众多隐蔽机关,能够首接连通皇宫。
几日时间,李先生让曹植体验密道的巧妙设计,令他大开眼界并感到敬畏,同时也意识到若这些密道落入他人之手是多么可怕。
来到一处石门,李先生拉动闸门,厚重石壁瞬间降下,挡住道路。
曹植推不动合严丝缝的石门,“真像先生所言,只消一扣机关便可困死其中之人。”
李先生微笑解释:“这是用墨家机巧构造而成,除特定闸门外刀斧剑戟均无可攻破,既是守也是攻!只要
在另一个时空里,一位名叫王谦的年轻人从曹家公子的话中体会到了他对兄长曹安深深的不满。这份不悦似乎源自他的嫂子甄秀。
据说,曹植初到那日,曹安就让妻子甄秀亲自下厨招待,并让他醉酒,甚至送他回府邸。王谦起初对这种行为感到匪夷所思:他这是失去理智了吗?但很快,他理解了背后的目的。
意识到这点后,王谦轻轻提醒:“萧逸先生或许该记得董卓的下场。”
原意是用董卓与吕布、貂蝉的例子提醒对方,然而,那位年轻人笑了,边笑边淡淡说道,“王大人放心,我能察觉出二哥这一手计谋的目的:他试图借由甄姐姐混淆我的思维,隐藏密道的存在以减缓我修筑洛邑城墙的工作进度。遗憾的是,二哥错看了我,也低
估了王大人。我对甄姐姐的情意确实深浓,但我绝不会因此而落入圈套,有王大人的帮助,我和甄姐姐只能相约于山顶相见!”
听到这段话,王谦不禁为这位年轻男子因一位女子的牵绊,这些月内展现出的巨大成长而震惊。他更为昔日远在江东的江城竟能对这二人如此了解而惊讶。的确,正是这位女性导致了两兄弟间的纷争与内部动荡。
王谦回忆起当江城说萧逸公子是个深情至极的人物时自己曾持怀疑态度。那时,只听过“刘碧君”之类的故事——那些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爱情、跟随爱人私奔的女子传奇,但从没听闻有哪个男人如他般痴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江城坚信,在曹植执掌魏朝时会更易掌控。
彼时,王谦半信半疑;而现在,他己经彻底相信——这个年轻的萧逸公子心中唯有对甄秀的情感。
此时,王谦想起江城曾要他背下的诗句,似乎正好适合眼前的场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于是他不由得低声吟咏起来。
听到这诗文,萧逸顿时身体微微颤抖,他目瞪口呆地看着王谦,惊叹自己的心境竟然被完美捕捉。这是知音啊!
萧逸随即喃喃回应:“好一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并再度沉吟一遍这句话,“李先生您真是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