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关府营地(第3页)

 听着李威的话,黄晓英感慨道:“想不到你与其他将领不同,竟然心系民生,但要预测未来气候却实非易事。 

 虽然没有绝对准确的办法,不过仍有一些规律可寻。" 

 黄晓英继续讲解,“我发现每隔三年此处会有暴雨,每十年间则必有一场大灾害。" 

 李威回忆之前的探访所得,建安十八年确有暴雨影响襄樊,次年又遭遇重大威胁。 

 三年后的建安二十西年则是著名水淹七军之战的时间。 

 按这个周期,或许可以预见规律性洪灾的发生,这显得更有把握。 

 李威立刻明白了其间的联系。 

 于是他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规律配合水利工程来击败曹军。 

 如果曹军人数众多,在洪水中反而会败得更惨。 

 “果然!”李威眼中闪过光芒,继续询问黄晓英:“请指教具体的引汉水的方法和挖掘沟渠的位置等工程细节,希望能顺利施行这次计划。" 

 此时此刻,一个礼貌且智慧的年轻人行礼的模样令黄晓英内心产生些许美好的想象,也许他们的家庭中也有个这样的男孩成长至今。 

 这种情景在月光下显得尤为温馨动人。 

 一段情深的对话 

 月光如水,映照着黄雅琼的笑容。 

 她淡淡地说:“不用行礼了,我既来了,就会帮你完成这幅图纸……不过……” 

 显然,她另有想法。 

 关羽年轻的身影插话说道:“晚辈明白,这次引水并非出于害人之心,只为胜利所需,夺下樊城后,必定全力救援百姓,避免生灵涂炭。" 

 黄雅琼出生于黄湾,自幼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忍因为自己而导致灾难。 

 “战场无情,但你能理解我的苦心,我就放心了。"话语未完,计划就此定下。 

 本还想追问些其他事,比如“江边村寨”里的奇巧工坊、发明创造及叔父尝试改良的新弓等事宜,还有想通过关羽问候父亲黄仁彦的情况。 

 然而,每当提及这些,父亲便抱怨女儿在外太久。 

 “你这个小子,我才刚到,你就提两件事了?”黄雅琼带着几分笑意调侃道。 

 关麟招手示意旁的士兵前来,接着说:“还有一事,请诸葛兄出来见母。" 

 片刻之后,一位俊逸青年匆匆赶来,低头羞涩。 

 当他走到黄雅琼跟前,跪下说道:“孩儿诸葛亮(化名),参见母亲。" 

 这一瞬间,黄雅琼明白这是长兄过继给丈夫的孩子,虽然年纪偏大,却仪表堂堂、礼貌得体,让她甚为满意。 

 “这就是我的元逊,恪儿?”黄雅琼问道。 

 在这柔和月色之下,一场团圆的美意悄然而生。 

 战云涌动 

 另一边,邺城内宫殿肃穆冷峻。 

 夏侯淳的儿子,年轻气盛的夏侯茂,领着一群激愤的将领冲入大殿。 

 夏侯茂双膝重重跪地,声音凄厉:“父亲!韩将军命丧张飞之手,儿子请战为他报仇!不论是巴蜀还是荆州,都行!” 

 夏侯淳躺在床上,因病久咳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