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逃荒路一颗粒子

7. 出城安置

    一夜过后,像是又降温了,天空灰蒙蒙的,厚重的云层堆积在天际,阴沉得厉害。
 




    官兵们并没有让灾民即刻动身,而是又招来昨日的几个妇人,继续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碌。
 




    妇人们手脚麻利地添柴、往锅中放麦加水,没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粥香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周围的灾民们不住地咽口水。
 




    脸上带着刀疤的官兵目光从灾民们身上扫过,他朝后挥了挥手,随后一名身材魁梧的官兵大步走到前方。
 




    “有没有会写字的,站出来!给一把粟米!”
 




    他的声音高昂洪亮,如惊雷般回荡在空旷的集市,引得灾民们纷纷抬头张望。
 




    宁竹站在人群中,视线落在官兵们手中拿着的纸笔上,心中暗自猜测:
 




    大概是用来做登记,将灾民的信息都问清楚,方便后续安置,没准还会按每户分配住处。
 




    听见官兵的话,宁竹倒是想举手报名,可奈何这真是知识盲区。
 




    原本宁父宁母是想送原身去读书习字的,可原身刚到年纪,家中就接连发生变故,于是上学一事就此搁置。
 




    后来原身跟着宁松认了些字,可惜没教多少宁松就离开了,而宁竹才刚来这里不久,还没来得及学会这个时代的文字,更是个实打实的文盲。
 




    她光靠着脑海中原身的记忆,认和读倒是没问题,不过写字就不行了。
 




    半文盲真的很多事都做不成,宁竹琢磨着,有时间还是得学学认字、写字。
 




    季元武因着在铁匠铺做许多年工,也曾学几个字,只是写得不大好看。
 




    不过当下普通百姓大多都不识字,都这个时候了,会写字已然很不错,他就接过纸笔应征上岗了。
 




    恰好被分配给了那个刀疤脸官兵。
 




    对方扫了季元武一眼,随后指了指旁边的桌子,示意他开始登记。
 




    季元武躬身点头,走到桌前坐下,动作略有些生疏地拿起笔,根据官兵的要求,挨着一户户做记录,大致询问灾民们的姓名、籍贯和成员信息。
 




    这样一户户终于问到了季家和宁家。
 




    宗明川对昨晚的事情记忆犹新,无论是胆大的宁竹,还是带着两个孩子的卞含秀,亦或是人高马大的季元武,他看着都十分眼熟。
 




    当询问时,他听说两家人中,只有一个在书院上学的孩子没在时,不禁多看了几眼。
 




    留意到他们都没有受伤,连油皮都没破,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面上都不见丝毫狼狈惶恐,还有那准备充分的手推车和背篓,都让这家人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季元武弓着腰适时开口。
 




    “老爷,这是拙荆和小女,”他说完,又指着宁竹两姐妹道,“这是我的两个侄女儿,可否请老爷行个方便,将我们两家安排在一起。”
 




    这是昨晚两家人商量好的,也是季家夫妇想要照顾两个孩子。
 




    见状,宁竹也仰头,露出天真的模样,脆生生地开口道:“官兵老爷,家中只有我和妹妹了,我们不想和季叔他们分开,求求您。”
 




    宗明川只是低头看了宁竹几眼,又看见紧挨在她腿边,显得怯生生的宁荷,没多说什么,微微颔首,算是答应了。
 




    宁竹刚才说话时,手中还捏着半块碎银子,心想如果不行,或许可以试试其他法子。
 




    没成想,她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对方就同意了。
 




    两家人连连道谢,恭恭敬敬送走了人。
 




    宁竹对于这群官兵又有了新的认识,外表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却出乎意料地好说话。
 




    等做完盘问登记后,官兵们开始组织灾民出城,出城的好些路都被掩埋了,时间紧迫,只临时清理出一条小路。
 




    路程时间被拖长,再加上出城的人数众多,灾民们从天亮就出发,硬是到了晌午才到落脚的破庙。
 




    这个时代可不比现代,士兵不是会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现在的官兵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实打实的“官”。
 




    百姓们对官兵心存畏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生出反抗之心,那些舍不得家业的人,对撤离出城也不敢提出异议,即便有些小心思,也被官兵腰间的长刀给震慑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