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宋宫秘史之画中人
宋朝淳化年间,东京汴梁城外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名叫李福,是个农夫,妻子张氏,长得端庄秀丽,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这日午后,李福在地里耕作,张氏在家织布,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张氏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道士。老道士自称云游至此,又饥又渴,希望张氏能行行好,赏他一碗饭吃。
张氏心善,见老道士这副模样,顿生怜悯之心,忙将他请进屋,给他盛了一碗热饭。老道士吃完饭后,向张氏作揖道谢,说道:“多谢女施主慷慨施舍,贫道无以回报,愿为施主算上一卦,以表谢意。”
张氏一听,觉得有趣,便让老道士为她算上一卦。老道士让张氏写一个字,张氏思索片刻,在纸上写了一个“谢”字。老道士接过纸,端详许久,缓缓说道:“女施主写的这个‘谢’字,乃是‘寸言身射’,‘寸言’为‘讨’,‘身射’为‘躬’,合在一起便是‘讨躬’二字,只怕女施主日后会有一场大难,需向人讨躬下气,方能逃过此劫。”
张氏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讨躬下气”乃是低声下气、恭顺屈从的意思,自己一个弱女子,究竟会惹上什么样的大难,需要低声下气地去求人呢?
张氏正欲开口询问,却见老道士站起身来,朝她摆了摆手,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贫道言尽于此,告辞。”说罢,转身离去。
张氏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中惴惴不安,不知自己日后究竟会惹上什么样的大难。
几日后,汴梁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朝宰相赵普因受卢多逊诬陷,被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是开国功臣,曾两度为相,在朝中威望极高,如今却因诬陷被贬,朝中大臣纷纷上书,为赵普求情。
宋太祖赵匡胤见群臣激愤,便将赵普召回京城,亲自审问。审问过后,赵匡胤查明真相,还赵普清白,同时严惩卢多逊,将他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赵普被贬期间,心中郁郁寡欢,便以作画来排解苦闷,在被贬的这段时日里,他画了不少画作。重回京城后,赵普将这些画作整理了一番,发现其中有一幅极为诡异,画中的女子竟与他府中的一名丫鬟有几分相似。
赵普心中好奇,便命人将那名丫鬟唤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画中女子果然与丫鬟长得一模一样。赵普问丫鬟叫什么名字,丫鬟答道:“回相爷,奴婢名叫小翠。”
赵普见小翠生得端庄秀丽,心中甚是喜爱,便将她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丫鬟。
这日午后,赵普在书房作画,小翠在一旁伺候。赵普画完后,让小翠过来瞧瞧,小翠上前一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瘫软在地。赵普忙问小翠怎么了,小翠指着画,结结巴巴地说道:“相……相爷,这画中的女子……女子,不……不是奴婢。”
赵普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忙问小翠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翠颤声说道:“回相爷,这画中的女子名叫柳如烟,是奴婢的同乡,前几日突然失踪了,奴婢没想到,她……她竟会出现在相爷的画中。”
赵普闻言,心中一惊,忙问小翠柳如烟家住何处,小翠答道:“柳如烟家住在汴梁城外十里铺,奴婢可以带相爷前去。”
赵普让小翠在前面带路,带着几个随从,坐上马车,朝城外驶去。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在十里铺村口停下,小翠带着赵普来到柳如烟家门前,轻轻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打开房门,见门外站着几个衣着华丽之人,心中一惊,忙问他们找谁。
小翠见开门之人是柳如烟的母亲柳氏,忙上前说道:“柳伯母,我是小翠啊,这是当朝宰相赵大人,特来你家拜访。”
柳氏一听,慌忙将赵普等人请进屋内。赵普进屋后,环顾西周,见屋内陈设简陋,心中不免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