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8章 打官司之前,双方各自研究案情,权衡利弊(第2页)

 实际上,这买到假砚台的书生和文人,现在心里己经明白了,他们是被骗了。但是骗人的却不是乌脂砚店铺的东家和掌柜。 

 如果乌脂砚东家将他们告上法庭,他们不但赔了一方砚台,还丢了名誉。自己骗图便宜买了假货,还诬告无辜受连累的人。 

 一旦败诉,赔了银子是小,丢了名誉是大。天下文人最看重的,就是那个名誉。 

 这些书生们聚集在一起商量,有两种想法。 

 一种是继续告乌脂砚店铺,请求赔偿。无论如何,一定要咬定他们是制假售假的源头。 

 只是因为被抓住了之后,为了躲避追责,反以被害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甚至将他们这些买到假砚台的受害者诉之公堂。 

 如果诉讼成功,那购买假货的文人书生,不仅会获得高额赔偿,还会挽救自己的名誉。如果败诉,除了损失了银子,就是要公开道歉。 

 另一种想法就是,实事求是。这些文人书生不再要求乌脂砚店铺给说法,而且集体去求乌脂砚的东家端靖亲王妃。向人家赔礼道歉,求得原谅。 

 这件事情就看端靖亲王妃是否大度,如果她原谅大家,此事也就结束了。只是每人损失了五百两银子而己。名誉并不会受损。 

 两种选择何去何从?书生们分成两派,一派是想实事求是。 

 一派是想坚持咬死乌脂砚店铺制假售假。如果乌脂砚这边否认制假售假,那就让他们找出来真正制假售假的人。否则就要由乌脂砚店铺赔偿他们的损失,向他们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