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登报和她断绝关系(第3页)

 秦野没发现,我媳妇说己经成了他的口头禅。 

 老余叔抽着旱烟,嘴角抽了抽,浪费! 

 他只是在心里嘀咕,却没说出来。 

 “行,既然你们这么急,那我就帮忙找人,不过工钱……” 

 “午饭不包,工钱再多加两分钱。”秦野又说了一句。 

 反正他媳妇不会做饭,麻烦。 

 他家里人也没时间。 

 老余叔还能说什么?只能做呗。 

 于是,秦父偷偷看了个黄道吉日,秦野家的房子就动工了。 

 大队里的人得知加工钱,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 

 而姜笙也表示人越多越好,特别是从山上扛石头,这可是体力活,两米高的院墙,秀水大队就没出现过。 

 对此姜笙的解释,“这里是山脚下,为了安全,院墙必须坚固。” 

 老余叔点头,“是这个道理,当初怎么选了这么个地儿?村中间那么多宅基地。” 

 姜笙一笑,“我喜欢平静点儿。” 

 秦野摊手,看吧,不是我喜欢。 

 老余叔还说是他想要离老宅远一些,想要耳朵清净。 

 哦,他娘也是这么说的。 

 他还被抽了两巴掌这个事儿暂且不提。 

 “老余叔,辛苦你了,我和秦野还要去一趟杨叔那里,家具也要准备。”姜笙笑着道。 

 “客气啥?我又不是没拿工钱。”老余叔摆手。 

 看着姜笙和秦野远去的背影,他嘀咕了一句,“果然流言害死人,这姜知青懂事着呢。” 

 姜笙说的杨叔,是大队里的木匠。 

 他家也是大队里日子比较好过的人家之一,虽然现在取消了自主买卖,但可以以物换物啊。 

 谁家缺了什么,都会拿东西来换。 

 或者私底下给钱也没人会说什么。 

 农村还有集市呢,集市上也可以以物换物啊。 

 “我问过了,杨叔这里有两种收费方式,第一什么都不管,材料是他的,手工也是他的,这样的话价钱就要贵很多,第二,自己准备材料,给他一点手工钱就行了。”秦野在路上对姜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