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章 农场
进入极热期己经一个月了,中暑的人数对比极热刚刚降临的时候略有下降,不少人开始逐渐适应高温生活。本文搜:零点看书 免费阅读
即便如此,医院里依旧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中暑或者患有热射病的病人。
医疗资源紧缺,医院人手不足,像牛奶奶这样的退休医生都被大量返聘了回去。
社区医院也增派人手,将医院的一部分病患分散到社区医院中。
除了医疗问题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
那就是极端高温环境下,土豆减产相当严重,以前一株新型土豆植株可以收获7到8个拳头大小的土豆果实。
但是极热环境下,现在一个植株最多只能收获2到3个果实,并且体积也缩水了不少,变得只有鹌鹑蛋大小。
本来这种土豆经过改良后,对高温有一定的抗性,但是土豆本身就不是耐热的植物,改良后也没有好太多,极端天气还是对其造成大量减产。
再将土豆作为主食种植己经是不行了,人们急需新的主食。
耐高温和耐旱的粮食作物有很多,但是所有人都心里没底。
这些传统农作物能否适应如今的极端高温天气,甚至现在的温度还没有到顶,后续还会继续升温。
张家的土豆经历过一次收获后,情况和众多网友家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鹌鹑蛋大小的土豆淀粉含量还低,吃起来没什么饱腹感。
张父张母商量着换其它的农作物来种植,首选就是红薯。
这东西不挑田地,好养活,耐干旱。
小时候,农村里经常在田间地头随便种点,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挖出来一大堆,荒年的时候,这玩意儿就是救命的粮食。
张母种植的小白菜也扛不住高温,个个都长得蔫了吧唧,面黄肌瘦的,收成很不理想。
于是,张母一气之下,全换成了耐高温的植物,像丝瓜,冬瓜,黄瓜等瓜果类,还有耐旱的空心菜,茴香等植物,都是末世前夏季常见蔬菜。
在极热环境中,应该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官方这次倒是没有推出什么改良过的新型农作物,毕竟农作物的改良是需要周期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