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征战草原的构想(第3页)
皇权的神圣地位方才开始动摇,跌落神坛。
刘昆有着领先这个时代两千年的知识,知道种族之间的战争,从来不是一味地杀戮。
而是征服!殖民!融合!
一千年后的成吉思汗为什么能打下强大的金国?为什么能打下中原?为什么能打下西域,继而打到了多瑙河畔,征服了欧亚大陆?
主要原因在于他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卓越的领导才能、灵活的战术策略以及严明的军纪。
成吉思汗重视人才,唯才是举,赏罚分明,聚集了一大批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
而一千八百年后,像棒子国、弯弯,被脚盆族征服之后。
随之而来的,是残酷的殖民统治,一切人力物力皆被其牢牢掌控。
几百万脚盆族鬼子军队里,就有大量的棒子国、弯弯这些二鬼子!
而且,这些二鬼子,比真鬼子更凶残!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脚盆族资格,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实现他们的价值。
真实情况,确实也是如此。
所以,他们才会比真鬼子更积极,更恶毒,更残暴!
(这并非作者杜撰,而是铁一般的事实!看看弯弯如今的领头人就知道了。无一例外都是亲脚盆族一派,还是极尽跪舔的那种。因为,当年的殖民统治,早己经深入了他们的灵魂,才能让他们如此忠诚!)
戏志才不愧是东汉末年卓越的战略家与军事家,起初对刘昆提出的“民族大融合”策略表示了异议。
然而,在刘昆的详尽解释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可行之处。
要想迅速壮大自己的势力,唯有以战养战。
不断征服,不断殖民,才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在刘昆这种“民族大融合”策略的基础上,戏志才进一步进行了完善。
他建议刘昆先吞并一个部落,以此为根基,对周边的胡人部落进行分化、拉拢与打压。
通过制造矛盾、挑动战争,让他们相互厮杀、两败俱伤。
待到时机成熟,便可轻而易举地收拾残局,夺取人口与资源,从而顺势壮大自身力量。
两人一拍即合,早在陈留之时便己制定了此策略。
今日,刘昆对塔塔部落并未赶尽杀绝,反而将其收编麾下,正是为了实施这一伟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