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沮授断案(第2页)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颍川大才许攸许子远,生性贪财好货,只要给得起价钱就能请得动他。
比如有“毒士”之称的西凉贾诩贾文和,虽然骄傲,但更惜命。
看来自己还是把这个老狐狸给忘记了啊!是时候将他请来了。
在凉州武威姑臧的一个小院中,一名三旬文士手捧一卷竹简正在读书。
忽然,他浑身传来一阵恶寒。
“阿秋!”他不由得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哎,看来是昨夜读书太晚,着凉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千里之外,有人竟然盯上了自己。
明天,再去拜会拜会这位冀州大才沮授沮公与吧!
至于能不能招揽到他,看天意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刘昆梳洗完毕。
用过早膳后,便带着高进等随从急匆匆地赶到了广年县衙来拜会沮授。
来到了县衙之后,只见县衙门口人头攒动。
一问之下,才知道恰好碰到了沮授正在断案。
只见两个妇人哭哭啼啼地跪在大堂上,正在诉说着什么。
原来这两个妇人同住一个客栈,都是刚刚生下婴儿不久。
早上起来时,其中一个产妇准备给孩子喂奶,却发现自己孩子己经死了。
但仔细端详之后,发觉这死去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
跑到隔壁产妇房里一看,原来自己的孩子在她怀中。
两人就此开展理论,其他人不能判断。
但立马有人说,本县的县令老爷是个非常聪明的好官,应该能知道。
故两个产妇便互相撕扯着,连同两个一生一死的孩子,带到了公堂之上。
两个产妇都说:“死去的孩子是你的,活着的孩子是我的。”
刘昆听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不由得乐了。
这要是搁在他前世蓝星东大的时候,做个dnA鉴定,很容易就得出了结果。
古时候虽然有“滴血认亲”,但刘
昆知道,那根本就靠不住。
他也想知道,这鼎鼎大名的沮授怎么判断这个棘手的案子。
大堂之上,端坐着一位年轻的县令。
他年约二十多岁,面容清秀,鼻梁高挺,眼神温和却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一种文人的儒雅气质。
此人正是广年县县令沮授沮公与,东汉末年顶级智者,原来历史上袁绍帐下主要谋主。
两产妇争执不休,沮授只是坐在公堂的案桌后,拈须不语。
忽然,沮授一拍桌案,大喝道:“既然你们都各说各有理,也无从证明这个活着的孩子的归属。”
“本官向来公平公正,那不如这样吧!”
沮授脸色一肃,朝侍立一旁的一名衙役说道:“把你的刀给本官,本官要将这名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名妇人,另一半给那名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