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庆功宴

    硝烟弥漫了整个城池,连续了好几个月的宁夏叛乱终于落下了帷幕。
 




    萧如宸深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压根没有想过给他们留活路。
 




    他屠杀了哱拜全族,垒成京观队在城墙外。
 




    所有人听见此事都震惊不已,对他的赶尽杀绝感到害怕。
 




    文官指责他滥杀,百姓恐惧他的残暴。
 




    林忍冬看着和原书并无二致的剧情感到深深的无力,她没有立场去阻止萧如宸放过哱拜一族,而且叛贼的确罪有应得。
 




    她也不能改变他对文官的厌恶,她只能尽力的去医治他的外在伤口,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林忍冬开始担心他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即使现在可以凭借父辈的后台保全,那以后呢,或者说当他的权势威胁到君主的时候,他的结局会不会仍旧走向悲剧?
 




    事实证明,林忍冬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
 




    宣德二十年,宁夏哱拜叛乱时,萧如宸率军平叛,但因手段残酷,破城后屠戮降卒,被文官指责“滥杀”、“违制”,文官又开始了新一轮对他的讨伐。
 




    而在不为人知的深处,一个个狠毒的计谋正在酝酿。
 




    一个身穿黑衣的侍卫单膝跪地,低头恭敬的问道:
 




    “主人,现如今,萧如宸成功平叛,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既然他最近风头正盛,那我们就帮他一把,先让御史弹劾他,紧接着在利用书生和百姓的力量,内外夹击,我看他这次怎么躲!”
 




    一个衣袍华贵的年轻人表情阴沉的说道,虽然他长相柔和,整个人看着温文尔雅,吐露出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是,属下这就安排!”黑衣侍卫恭敬的应道。
 




    原来此人正是当朝太子,一个嫉妒厌恶萧如宸的人,之前就与他结下了梁子。
 




    萧如宸从小就不学无术,上房揭瓦,性格张扬。
 




    他爹自从当官后就经常带他出来见世面,曾经带他来过几次皇宫,也想以此激励他像自己学习。
 




    不过像他们这种武将世家,激励人的方式无非就是说自己在战场上杀了几个人,又因此获得了什么赏赐,并没有什么心灵上的陶冶。
 




    所以,萧如宸性格顽劣,气人死不偿命,就喜欢看别人难看跳脚。
 




    小时候可能只是觉得有趣,长大后就是单纯厌恶官场。
 




    萧如宸第一次遇见太子时,他爹正好被封辽东总兵,风头无两,而此时的萧如宸不过十五六岁。
 




    太子在御花园游玩时正好听到有人在议论
 




    “听说,萧大将军又打胜仗了!听说这次萧大将军还把他的大儿子带过来了。看着也是气宇轩昂,英俊帅气,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一个宫女双手捧脸娇羞道。
 




    “嘘,不要多说,好好干活,他们可是我们接触不到的。”另一个年纪较大一些的宫女告诫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时太子一心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正巧赶上了萧家父子进宫受赏。
 




    他当机立断想要拉拢萧家,虽然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但是凭借累积下来的军功在朝中有不少拥护者。
 




    于是太子打算先从萧如宸入手,想着小子总比老子好说话一些。
 




    然而,就是这个想法让他吃了一个闷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