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赌斗(第2页)
文聘领着千余骑兵追着“糜家兄妹”跑了七八里地,忽然见到二人停马立于大路中央。
生性沉稳的文聘扬起马鞭号令骑兵减速,堪堪在二人身前十数步停住大军。
文聘四下打量,周围既无增援也无伏兵,只道二人逃命无望,停下等死,正要派人拿下两个功劳,忽然见到那骑士将刘备女眷放下马来,高举长矛大声喝道:
“我乃常山赵柏轩!今日为救主母,何惧身死!敌将报上名来!某枪下不戮无名之辈!”
文聘闻言吃了一惊,常山赵柏轩?这人竟不是糜夫人亲兄?
文聘纵马上前几步,仔细看去,只见此人年岁尚小,约莫十六七岁,兜鍪札甲,不着披风,手中长矛高举。
为救主母,单枪匹马对峙千骑,忠义勇猛,自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好一个常山赵柏轩。小将军为救主母而不惜身,真义士也。”
赵林道:“为人臣者,为主尽忠,此乃本分,何足称赞?汝是何人?且上前来战!”
文聘听到赵林如此说法,欣赏更甚,言道:
“我乃丞相麾下大将文聘,小将军忠义,让人钦佩。然吾此处有千余骑,纵汝武艺超群,又能胜几何人哉?
不若小将军降于曹丞相,吾可保汝主母安然无虞也。”
赵林闻听文聘称赞,心道上钩了。
“吾等既已无法逃脱,愿为我主尽忠,有死而已。
至于主母,文将军乃忠义之士,想必不会为难一妇人。”
赵林这句“忠义之士”让文聘面上一红,昨夜你主刘玄德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过文聘也有了一些心思。
捉了刘备的夫人自然是功劳,可要是能让赵柏轩投降,那更是大功一件。
为何?
那常山赵云勇武非凡,可是入了丞相的眼。
此少年同样出身常山,莫不是赵云的儿子?
若赵柏轩投降,未必不能说服赵云来降!
思虑至此,忽闻赵柏轩高声喊道:
“文聘将军既不上前决战,莫不是要放我主母归去?”
文聘闻言,急忙说道:
“小将军莫要相戏,文聘岂能纵敌?只是不忍忠义少年死于此地,故不曾交战。”
赵林言道:
“你我各为其主,必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