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江东贤臣(第3页)

 况且,此人家眷皆在江北,主公怎会令他前来大营出谋划策......想必,是主公疑我,身侧又无可信赖之谋士,是以令诸葛瑾托相助破曹之名,实为监视我而来......”

 鲁肃与甘宁亦为孙权心腹,闻听此言,结合周瑜出身,已信了七八分。

 甘宁言道:“大都督已将尊夫人送回柴桑为质......”

 言罢,猛将挠头,语气略不自信,续言道:“主公必不相疑。”

 鲁肃起身叹曰:“曹操百万大军就在江北,主公怎可心疑统兵大将!如此君臣相疑,如何能保江东安宁。”

 周瑜苦笑曰:“非我疑主公,如兴霸所言,瑜已将家眷遣回柴桑,主公尚不信我,瑜又能如何?”

 鲁、甘二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少顷,周瑜以手搓脸数遍,强打精神,召诸葛瑾来大帐议事。

 周瑜俱以蒋干来访,现安置于甘宁军中一事相告,又言欲施展反间计,除蔡、张二贼,问曰:

 “子瑜以为,此计可行否?”

 诸葛瑾坐在马扎上,拱手言道:“大都督,瑾家眷妻小皆在江北,若出谋划策,恐为心中顾忌所累,失去理智。

 大都督既统兵于外,可遇事自决之。”

 周瑜闻言,奇曰:“子瑜何出此言?”

 诸葛瑾曰:“不敢欺瞒大都督,主公欲以瑾为耳目,然大敌当前,瑾不通兵事,岂可乱言掣肘统兵大将?

 主公善政治,却被世家攫取权力,是以有相疑大都督之意,但并无害大都督之心。

 所谓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瑾虽受主公之命,然不欲为也。

 大都督尽管安心思虑破曹大事,主公处,自有瑾来应付。”

 周瑜闻言,与鲁、甘二人对视一眼,急起身拱手拜曰:

 “子瑜先生高义,真乃江东贤臣也!”

 遂与三人共商大计,欲借蒋干之手,行反间之计,除蔡、张二贼。

 有诗赞诸葛瑾曰:

 江东贤臣数子瑜,雅量高怀济世枢。

 忠诚存心明大义,不为私念陷歧途。

 虽临困境身受缚,却守忠贞意未污。

 辅弼贤能倾智略,青史流芳耀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