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阳谋(第2页)

 言下之意,是若叫曹操得了去,岂不是资敌了?

 刘备闻言,却正色道:“此为利民之举!焉能自珍!

 诸侯得此物而用之于民,则民幸也,诸侯若用之于军,则民减负也。

 备宁资敌,亦要推广此利民之物!”

 众人闻刘备此言,皆为其大义所感,面上皆露钦佩之色。

 诸葛亮羽扇轻摇,上前一步,躬身言道:“主公心怀天下苍生,高义薄云,亮钦佩不已。

 只是各路诸侯,心怀各异,若贸然推广,恐有奸佞之徒,不以利民为念,反用此物来横征暴敛,加重百姓之苦。

 如此一来,反倒违背主公初衷,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言道:“军师言之有理,可有计策教我?”

 诸葛亮早见到赵林欲言又止,闻言轻摇羽扇,笑曰:“柏轩已有良策,何不进言?”

 赵林曰:“林确有计策,却不知能否叫诸侯不敢加重赋税。”

 刘备示意但说无妨。

 赵林遂言道:“所为成大事者,当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林之见,不若先在主公治下郡县逐步推广,叫忠厚贤良之官吏组织百姓,教授曲辕犁用法。

 待成效彰显,百姓受益之后,再遣能言善辩之士,敲锣打鼓,一路宣扬主公爱民之意,往各诸侯处分享曲辕犁。

 如此,百姓皆知主公爱民如子,诸侯亦不得不推广此物。

 主公再将治下赋税几何悉数广而告之,诸侯也许忌惮百姓怨心,则不敢强征暴敛。”

 赵林所言,众人皆知其意。

 此计主要是为了给刘备宣扬仁德之名,使日后与诸侯对敌,得民心,许能以百姓裹挟守将投降,或令守城之人忌惮民心向刘。

 至于能否令诸侯如曹操者轻徭薄赋,赵林言辞之中却并不关心。

 或者说无论诸侯怎么做,只要刘备按照赵林的计策去做了,诸侯怎么做都落了下乘。

 诸侯若因民丰而加税,则百姓必生怨,诸侯若轻徭薄赋,则民虽富,却念刘备善举。

 这是阳谋。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亦知晓赵林之意,言道:“柏轩此计甚妙,可依计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