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赵大忽悠

赵林见好就收,闹剧终结,进入正题。

 鲁肃问曰:“柏轩,两家联盟共同抗曹,早有协定。

 刘皇叔以合计二郡之地换我江东水军战船,两家本互惠互利。

 刘皇叔却把空城来赚我江东便宜,如此可称仁德否?”

 赵林正色曰:“昔日曹操百万大军南下,我主刘皇叔不能力敌,遂弃城投江夏。

 时有新野并樊城百姓感念我主仁德,又惧怕曹操屠城,是以不远千里,自愿携老弱妇孺跟随。

 我主本可日行百里,三日可抵江夏,却因怜惜百姓,心有不忍,亲自率兵看护百信撤离,日行止十余里。

 此何不为仁德者也?”

 言罢,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又朗声道:“江夏之民,原本便是自新野、樊城两地追随我主搬迁而来,非为江夏本地之民,自当随我主迁至江陵安居。

 至于江夏本地之民...子敬先生岂不闻昔日文王泽被西歧,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我主寄居江夏以来,轻赋税、安难民,可谓爱民如子。当地百姓感念我主仁德,争相跟随,我主岂能驱逐?

 此为百姓自愿离乡,非我主逼迫,正合仁德之举也。”

 鲁肃闻言,思忖一番,又问曰:“可是这般以空城换我江东水军战船,当是不公。”

 赵林闻言,正色曰:“子敬先生,林敬佩先生忠厚智慧,今日为何这般不讲道理?”

 鲁肃急曰:“我何曾不讲理?”

 赵林曰:“前番两家商定,我主以合计二郡之地换取江东两万水军精锐及大小战船百余艘,可对?”

 鲁肃颔首称是。

 赵林又道:“二郡之地,可曾提及百姓?”

 鲁肃闻言,气急曰:“虽不曾提及,亦当囊括在内!”

 赵林闻言,讥笑曰:“子敬先生打的好主意,以两万水军换我二郡之地还不够,还要我主搭上百万人口?

 若叫子敬先生以百万人口去换两万水军,先生可愿?

 何况还有二郡之地,此二郡若要开垦农田,何止百万亩!

 若叫先生以百万亩良田去换两万水军,先生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