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设伏(第3页)

 喝罢,便叫左右齐出,全军进攻。

 赵云见杨桓果真怒而兴兵,心道:“柏轩此计虽妙,却有些......”

 心中有些不喜此计,却也知战场争胜,当不择手段,此计虽不合心意,但是敌众我寡,也只好出此下策。

 遂急引军后撤。

 杨桓见赵云欲走,怎肯罢休?将盛着亲弟头颅的木盒交给亲卫,自引大军追杀。

 两军一逃一追,直追逃了十余里,不曾厮杀一阵。

 李宏、王勇见大军越追越远,前部已追进一处山谷,且两侧地势愈发险峻,便急纵马赶到杨桓身侧,劝曰:“杨将军,莫要再追了,恐有埋伏啊!”

 王勇亦劝曰:“杨将军,赵子龙故意送令弟首级,激怒将军,其必有诈,不可不防啊!”

 杨桓却怒道:“赵云杀我亲弟,此仇不报,我枉为兄长!”

 言罢,不顾二人劝阻,只叫大军速速追杀。

 如此又行了三五里,大军已有七八成入了山谷。

 李宏、王勇见谷内虽阔,谷口却狭窄,李宏急劝杨桓曰:“将军!不可因怒兴兵啊!此地险峻,若赵云投石截断谷口,我等皆死矣!”

 王勇亦劝曰:“我军连追近二十里,可曾见到敌军丢盔弃甲?此必有诈,将军不可再追啊!”

 杨桓闻言,强压怒气,四下打量山谷。

 只见谷内宽阔,四周皆为高山险崖,远眺前方,不见赵云兵马,回首去看谷口,却见谷口两侧的山崖上,各有百余士卒,正投下碎石树木,将谷口人马砸死无数,连人带石、木,垒作一堆,已然堵住谷口。

 杨桓见状,怎能不知中计?

 大惊之下,已无追杀之念,急叫大军结阵,另派数百人去搬谷口碎石。

 却不料正在此时,四周山崖上皆竖起大旗,正前方大旗上书:汉骁勇将军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