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吾非刘备矣(第2页)

 庞统闻言,思忖一番,忽笑曰:“若果真如此,汉中可救矣!”

 刘备急问曰:“计将安出?”

 庞统笑曰:“主公坐拥四郡之地,交州又将归附,若再取益州,主公坐拥天下三分矣。

 若遣人携主公亲笔书信,以允诺张鲁传教于主公治下为利,说其归附可也。

 即便汉中不降,料也能说其联合主公。

 彼时,主公便可遣一将,驻兵群山要道,以阻曹操南下。

 如此,待主公取下益州,汉中必降。”

 刘备闻言,问曰:“何人为使?何人驻兵?军师可有人选?”

 庞统环视帐中文武,言道:“使者非庞统不能胜任,另需公佑先生相助。”

 言罢,又扫过黄忠、魏延等将,不置可否。

 黄忠见状,出班抱拳曰:“末将愿为主公分忧。”

 魏延亦出班言道:“小将愿驻兵要道,倘曹操来攻,必叫其不得寸进。”

 二人皆是新降,欲成大功。

 刘备却言道:“吾军中怎可无大将?二位将军须坐镇营中,来日取益州之时,自有建功立业之机。”

 二人见刘备婉拒,自知新降之人独自领兵的希望不大,遂回班肃立,不再请命。

 不过领兵去为汉中守要道,要直面曹操大军,还不能攻城略地,属于危险性很高,受益很小的战事,而留在刘备军中,待攻取益州之时,更容易争得军功,是以二人也不失望。

 而且,此事还未说服张鲁或降或联合,是以派何人去挡曹操,还不急。

 刘备散了帐,独留庞统,先是商讨来一番说服张鲁的细节,临到庞统请刘备亲笔书信之时,刘备忽言道:“宗教善惑民心,备不欲使其传扬天下,军师可有妙计教我?”

 庞统闻言,笑曰:“今日之事,乃为取汉中郡,他日主公取了郡县,张鲁传教与否,还不是主公一言可决?”

 刘备曰:“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今日若允诺其传教,他日怎可食言?”

 庞统闻言,劝曰:“主公为君,守诺于天下,汉室之幸也。然君可信于贤,信于民,岂可信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