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说瑶族(第2页)
蓝岭见状,面色如常,自然的坐在下首。
赵林曰:“吾尝与龙胜各族交厚,其城中亦有瑶族人居住,多筑吊脚楼,下养牲畜,上层居人。族长亦为瑶族,为何居所如此简陋?”
蓝岭答曰:“巴马虽土地肥沃,然群山环伺,道路不畅,汉民商贾不愿跋山涉水来此,故而此地一应建筑、器物,皆为我族自制。”
赵林颔首,言道:“苦了些。”
蓝岭不置可否。
赵林沉吟片刻,正色道:“汝瑶族生于华夏,居于汉土,虽曾为蚩尤三苗之一,然昔日舜帝南巡,德化四方,蛮夷诸部皆受恩泽,染华夏之风,尊华夏之礼,共为华夏子民也。
《尚书》有载:“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此乃古之贤君协和万邦、使各族归心之法也。
我主刘玄德,乃汉室宗亲,当今陛下亲口称为皇叔,仁德之名昭彰四方,欲效古贤,行怀柔之政,纳瑶族归汉,族长以为如何?”
蓝岭张了张嘴,又将脱口欲出的话咽下。
赵林见状,又沉吟一番,续言道:“汝巴马瑶族虽久居一隅,祖上却也曾与汉民往来,风俗互浸,血脉交融,虽族名有别,实则早已与汉民一体。
汝等信奉盘瓠大神,祈求庇佑,然这天下纷争,战乱频生,瑶族虽众,却各枝分居,于乱世之中,若孤舟行于怒海,朝不保夕。
若能归汉,则汉民之智巧、耕织之妙法、兵甲之精良,皆可为瑶族所用;瑶族之骁勇、山林之灵通、民俗之独特,亦能助汉民繁荣,此乃互利共赢之举,亦不负先辈相融共处之愿,更合古圣先贤协和万邦之大道。族长以为如何?”
蓝岭闻言,沉思半晌,似有所动,遂手捻胡须,缓声言道:“赵将军所言,确有其理,然我族向来自由散漫,若是归汉,恐累受规矩束缚,不得自由。”
赵林冷哼道:“自由?族长年近半百,怎这般天真?无有规矩,不成方圆。汝瑶族现今自由否?民以兽皮蔽体,堂堂一族之长,结草庐而居,此等自由,不要也罢。
况且瑶族归汉,非为束缚,乃携手扶持也。
汉民与瑶族同居汉土,互相尊重各族习性,归汉之后,瑶族依旧可依习俗过活,山林之地,仍为尔等繁衍生息之所,若有愿与汉民通婚,或移居郡县者,亦有天屋安置,若以此论,当比如今之瑶族更得自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