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千里无鸡鸣(第3页)

 黄殊看着啃着饼的老汉,询问道。

 “不是,我们是雒阳的百姓。”

 “这些流民有不少都是雒阳人,当然,也有诸多河内人。”

 “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啊,各地官府不停的征收赋税,我们哪里有粮食给他们呀。”

 “听闻太平道对百姓还算不错,反正都是死,去冀州试一试,总好过闭眼等死。”

 老汉叹了口气,眼中流出几滴浑浊的泪水。

 西北战事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大汉为了供应军需,仅凭刘宏卖官鬻爵的那些钱根本不够填补窟窿的,百姓也就只能承受更严重的剥削。

 “原来如此。”

 “那你为何不留在河内?”

 “河内土地肥沃,官府难道不管吗?”

 黄殊微微颔首,旋即又问道。

 “管不了。”

 “并州那边的胡寇时常犯边打草谷,河内太守领数千大军亲赴壶关,却不幸战死,如今壶关以北全是胡人,若非有关隘拦阻,怕已经杀入河内了。”

 “如今河内有遍地都是山贼,唉,这世道根本没法活呀。”

 老汉说着,眼中又挤出几滴浑浊的眼泪。

 眼泪流淌在脸颊上,把脸上的灰尘冲出一条泪痕。

 “去冀州吧。”

 “再往前几十里就是邺城,朝廷不让你们活,太平道让你们活。”

 黄殊叹了口气,说道。

 “多谢仙师,多谢仙师。”

 老汉对着黄殊叩了一个头,继续带着一家人向邺城的方向赶去。

 越深入河内,官道上的百姓就越多。

 一个个面黄肌瘦,身形佝偻,仿佛风一吹就会倒。

 路边时而能够见到一些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百姓。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黄殊叹了口气,继续上路,向着河内深处赶去。

 无论大汉昔日有多么的强大,此刻的大汉无疑是走到了一个王朝最衰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之下,往日的荣耀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