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什么是黄门色狼(第3页)

 因为修史书的缘故,一般人也不愿意得罪他。

 史书这种东西说是记录史实,其实更像是一个公关部门。

 好的坏的全靠对方一支笔。

 那些造反的被打上罪恶的标签,原因不就是因为对方没能成功吗?

 如果成功了,那这公关部门就成人家的了,史书上自然也就会说造反的是推翻暴政。

 “你...”

 蔡邕被黄殊这句话给噎的够呛。

 但这是实话,哪怕他是大儒,他也辩不了。

 “好了。”

 “在下尊你是长辈,不愿把话说得太过。”

 “让下人委婉的拒绝了你两次,结果反倒来劲了。”

 “你呀,被人当枪使了。”

 黄殊靠近蔡邕,贴着其耳朵说道。

 “是否被人当枪使,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子辩授学一事事关国家。”

 “老夫必然不能罢休。”

 蔡邕挺直腰杆子,倔强的说道。

 “那你想怎样?”

 “要不我拜您为师,以后外人一说皇子辩,就知道是您的徒孙。”

 黄殊摇了摇头,调侃道。

 “你!”

 老者神色凛然,沉声道:“老夫怎会将这等虚名放在心上?老夫所关注的乃是你是否有足够才学教导皇子辩。此事关乎国家之未来,老夫又怎能放下心来?”

 “特别是你对《论语》所做之注释,早已在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老夫今日只想与你探讨儒家经典之真意,好好为你阐明其中精义。”

 “万不能让你那些不当之解,误导了当今皇子,贻害无穷啊。”

 蔡邕脸色一红,旋即梗着脖子解释道。

 于他而言,虚名与否早已无关紧要。

 他二十岁便被举为孝廉,此后十年为官,又历经十年流放之苦,人生的荣辱兴衰皆已饱尝,自然将世事看得通透。

 然而,公卿大臣们皆有一致的看法,认定皇子辩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在他们眼中,未来的储君肩负着天下社稷的重任。

 如今黄殊以这般方式教导“储君”,实在难以让他们安心。

 倘若继续这般放任下去,真不知会将这位“储君”培养成何等模样。

 说不定会造就出下一个海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