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开始分工(第2页)

 李明远拿起笔在图纸旁边画了几个细节图:"这是一种全新的连接技术,利用金属的弹性变形特性,通过特殊形状的卡槽实现无铆钉连接,不仅减小了空气阻力,还提高了整体强度。"

 "可是,这种精度..."老王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充满怀疑,"误差要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我们现有的设备能做到吗?"

 李明远微笑着递给他另一张图纸:"这是我设计的一种简易精密加工夹具,可以帮助你们实现所需精度。原理很简单,利用杠杆原理和温差膨胀,将毫米级的操作转化为亚毫米级的精确控制。"

 老王和几位工程师围着图纸研究了几分钟,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叹。

 "太巧妙了!"老王激动地说,"这种方法如此简单,却能解决我们多年来的精度难题!李总工,您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的?"

 李明远轻描淡写地回答:"只是换个思路而已。对了,机翼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按您的要求,采用了特种铝合金,但说实话,我们对这种材料的性能还不够了解。"

 李明远点点头:"下午我会给你们做一个专题培训,这种合金在高速气流下的表现与普通铝合金有很大不同,需要特别的处理方法。"

 离开机体组,李明远前往动力组。

 动力组负责简化版喷气发动机的生产,组长是从航空发动机厂调来的刘工程师。

 "李总工,您终于来了!"刘工程师几乎是冲过来迎接李明远,

 "我们对您设计的燃烧室有很大疑问,这种'环形多点火'结构看起来太复杂了,制造难度很大。"

 李明远走到工作台前,那里放着一个半成品的燃烧室模型:

 "传统的单点火燃烧室确实更容易制造,但效率低下,稳定性差。我设计的这种结构虽然复杂,但可以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大大提高推力。"

 "问题是,"刘工程师摊手,"这种微孔喷嘴的孔径要求精确到0.2毫米,而且分布要绝对均匀,我们的钻孔设备做不到这么精确啊!"

 李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走向一旁的工具箱,拿出几样简单的工具和一块铜板。

 "看好了,"他说着,开始演示一种奇特的加工方法,

 "先用普通钻头钻出比目标尺寸略小的孔,然后用这种特制的锥形钻头,配合这个自制的微调装置,就能精确控制孔径大小。"

 不到五分钟,他就在铜板上钻出了一排完美的微孔,孔径误差肉眼几乎无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