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张氏的担忧(第2页)

 就见宋应知也有些意外,他以为今晚自己会舌战群儒,费个九牛二虎之力才会让老周氏让步。

 如果这事是他娘来做主的话,那就很简单了。

 第二天,宋家人都去下地后,宋应知便去到前院找张氏,并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她。

 大花现在在家里,除了每日会在厨房学点手艺之外,大多时间都坐在院子里学刺绣。

 他来前院时,正看见张氏弯着腰在教大花绣鸳鸯。

 宋应知轻轻咳嗽了两声,打断母女俩的思绪。

 “娘,我有点事想和你说。”

 闻言,张氏拿着绣帕的手抖了抖,自从那件事发生以后,这些年,她最怕的就是和这个小儿子独处。

 每每只剩她们二人时,总会绕不开这个话题,张氏放下绣帕,勉强笑了笑。

 “什么事啊?就在这儿说,娘还得教你姐姐绣鸳鸯呢!”

 女子的嫁衣和红盖头都要自己绣,红盖头一般都是鸳鸯戏水,宋大花现在学的就是这个。

 看见张氏眼中的逃避,宋应知也不勉强,正好这事姐姐知道也有利。

 他拿了张凳子坐在母女身旁,心平气和的开口问:“娘,姐姐的亲事能否等个四五年再说?”

 听到这话,张氏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又皱起眉头,断然拒绝:

 “不行,四年后你姐姐都十七了!做了老姑娘哪还嫁的出去!”

 十七哪里老了?!

 “娘,十七岁嫁人,刚刚好。”宋应知耐心的给张氏解释。

 “我想要姐姐嫁个更好的人家,以后吃穿无忧,可我现在还只是个童生,能看得上我们家的最多也就是村长的儿子、或者一些小商户,爷爷的性子你也知道,他不会让姐姐嫁给商户的,可嫁到村长家依然要干活种地,我不想姐姐太辛苦了。”

 说到这,宋应知停顿一瞬,无比真挚的看着张氏继续道:

 “所以我才想请娘再等等,给我四年的时间,等我考上了秀才,姐姐也能有更好的选择!”

 “可若是四年后,你考不上秀才怎么办?”

 张氏放下针线,担忧的望着宋应知,若大花被耽误了嫁不出去,那可是会影响弟弟妹妹们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