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乡试一(第2页)
当今开国老皇帝已经九十一岁,虽还未让位于太子,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把朝中各事分别交于太子和三王爷处理。
明眼人都能看出,老皇帝这是想在两人中择出最优天子人选。
宋应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眉毛不禁扬起,难怪梁举人当初会因为算学而破例收下他,感情是提前知道朝中内情。
至于会不会因为这场科举而站队,宋应知并不在意,毕竟有梁举人这份关系在,他早已被视做户部尚书那一队的人。
毕竟户部尚书可是梁举人疯病好了以后收下的第一个学生,一直视他如亲师。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一旁的木初才的反应和周围大部分学子一样,愁云惨淡。
“惨了惨了!宋兄,我算学一向不好,万一因此落榜,这可怎么办啊!”
这三年,木初才学识涨得飞快,当年院试时他还落后宋应知十几名,如今隐隐有压宋应知一头的迹象。
本来他对此次乡试很有把握,谁知此次乡试会有如此变化呢?!
“放心吧木兄,无论如何,科举的内容与性质都不会变的,算学占据的分数也不会太大,充其量就是多加了几个算学题,考察考生们的算学能力。”
为以后户部选拔人才做准备而已。
宋应知安慰了木初才一番,就起身回房间养精蓄锐,半夜还得起来排队进场考试。
宋应知走后,木初才却是一脸不高兴的对着一旁的学子说道:“你看他,有什么好神气的,不就是算学好一点罢了!若论学识,他连我也比不上,哼!”
见他生气,周围得同窗纷纷尴尬劝道:
“算了,木兄,他算学在县学里的确实无人能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快别说了。”
对于这一小插曲,宋应知并不知道,回到房间后,他对着李游交代了几句就睡下了。
半夜子时一到,守在一旁的李游赶紧叫醒自家公子。
“公子,公子,快醒醒,该去贡院了。”
鹤州的乡试,人数虽没有院试多,但也差不了多少,也需要提前进场。
宋应知清醒后,将提前准备好的蚊帐、布条一一放入考篮内,又仔细检查了毛笔和墨,确定都没问题,他才提着考篮准备去往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