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燕京卫一事结束(第2页)

 一切只能等明年开春后再做打算,也就是说。

 二人还得留在长城待上三个月左右。

 连续高强度的干了三个月的活儿,突然闲下来了,二人都有些不适应。

 无所事事的宋应知,干脆叫上苏澜之一起研究水泥。

 虽说不清楚水泥的配料与具体做法,但无非就是细沙、碎石、石灰、石膏等材料。

 至于制作方法,他虽不了解,但前世,宋应知接触过刚从水泥厂拉出来的水泥,每一包的温度都很高。

 显然是经过高温处理的,以现在的条件,宋应知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建和火窑烧制。

 正好这些工部都建得有,有了计划,宋应知便将这些材料按不同量的配比方式混合,再放入火窑中烧制。

 或许是缺少某种材料的原因,宋应知与苏澜之花了三个月时间,直至过年前夕。

 烧制出来的水泥都不尽人意,虽有一丁点儿效果,但远不如后世的水泥,效果也没有糯米灰浆好。

 宋应知只得就此作罢。

 “明日就要回京了,苏兄若不回南海,那便去我家与我一起过年吧!”

 知道苏澜之在京中没有住处,宋应知便盛情邀请。

 “宋兄已在京中买下住宅?”苏澜之有些惊讶。

 几个月时间,二人谈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很少涉及生活。

 但对于宋应知,苏澜之是知道他出身农户的,一个农户怎么会买得起京中的宅院。

 面对对方的惊讶,宋应知淡淡笑之。

 “苏兄有所不知,我二哥在我考中秀才后,便做了走商,不然我拿来的银子。”

 “原来如此……”苏澜之眉心一皱,瞬间想起自己的过往。

 好像他的经历也是这样,父亲升迁无望,将希望寄托于嫡子身上,他便被分户出去经商,好以金钱托举嫡子……

 苏澜之张了张嘴,犹豫的看向宋应知:“……你二哥,可是心甘情愿的?”

 听到这个问题,宋应知对上对方的眼神,见他一脸伤神黯淡,他心知对方是误会了。

 宋应知赶紧解释道:

 “苏兄,你想岔了,我二哥当年可是顶着要被逐出族谱的威胁也要做走商的,还背着我偷偷跟着商船出海去淡马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