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回京(第2页)
这回不用宋应知再一一细问,李游便主动把这五天发生的事一并说出。
“皇上临走前,命人一定要把你带进京,那天晚上太过匆忙,我也来不及回去给老爷他们说一声,就仓皇上了马车。”
“……”
宋应知十分无语。
“我走了,巴里怎么办?”
这天子发的哪门子疯?他在巴里好好的,眼看前途光明无限,怎么说走就走了?
“你放心吧!巴里有木秋大人盯着,不会出现问题的,皇上临走前,已经命木大人为巴里洲的新知州。”
巴里……州?!
木秋是新知州?
这几个字分开,他每一个都认识,怎么凑在一起他就看不明白了呢?
“巴里县,改为州了?”
宋应知皱着眉头问道。
“是啊!如今的巴里,已经变成府城了,边界一直往延伸到罗刹国,以后,巴里就不是北夏的边界了!”
虽然巴里变了,新任知州也不是他家公子,但李游还是很开心,他将揣了好几天的圣旨从兜里拿出来交给公子。
“公子,这是皇上给您的。”
那晚受伤后,宋应知没撑多久就晕过去了,因此也不知道圣旨的事。
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他接过圣旨缓缓打开。
圣旨内容前部分都是夸耀赞美之词,后半部分才提及了宋应知职位升迁之事。
当看到工部制造局时,宋应知不禁挑眉!心情肉眼可见的变好!
“工部制造司郎中?”
工部,是北夏各项工程与物资管理的部门,其下设有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以及各地方清吏司等。
除了这些,诸如铸钱、军器、纺织等也都隶属工部。
前朝时期,军器制造并不受到重视,地位在工部微乎其微。
景君尧继位后,极为注重军工业的发展,不仅耗费巨资在新火器研发上,还在工部设立制造司,与原来的“四司”并立,统称“五司”。
只可惜,钱花了,政策也改了,制造司还是老样子,连续几年都交不出好成绩。
就在朝廷众臣都对此事极为不满之时,宋应知雪中送炭,不仅送来了火器改良的图纸,还事无巨细的标注好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