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致命密码 恩尼格玛谜(第2页)
在医院那寂静的琴房里,王越迅速来到琴凳旁。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琴凳软垫,发现调音锤上刻着 “转子顺序 2 - v - 3” 的德文缩写。他轻轻抚摸着这些刻痕,仿佛能感受到敌人留下的邪恶气息。这一系列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开始在王越面前逐渐拼凑出一个惊人的秘密轮廓,而这个秘密,或许将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波兰密码专家雅努什接到紧急邀请,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一路上,他忍受着旅途的颠簸和疲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破解恩尼格玛机的密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终于,他抵达了武汉,与王越匆匆见面。两人只是简单地眼神交流和几句寒暄,便心领神会,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雅努什手持镊子,夹起一片烧焦的转子片,在镁光灯下仔细端详。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痕迹。随后,他轻轻旋转 45 度,碳化的触点显露出 “左旋 17 齿” 的磨损痕迹。凭借着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立刻判断出这与日军密电中 “武汉” 词组的出现频率高度吻合。“这是个关键线索!” 雅努什兴奋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紧接着,他将转子浸入水银之中,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奇妙地勾勒出反射板的接线图。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某个交叉触点被刻意改造成死循环。“插线板是双字母加密!” 王越在一旁观察,也敏锐地发现了关键所在。他果断地扯开机器外壳,发现日军工程师在 A 与 L 之间增设了铜桥。当模拟电流通过时,火花瞬间点燃了预藏在基板夹层的磷粉,一阵烟雾过后,烧毁的电路显影出哈尔滨平房区地图。众人看到地图,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哈尔滨平房区,那可是日军进行细菌战研究的秘密基地。这个发现让局势变得更加严峻,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众人的心头。就在这时,雅努什突然剧烈地咳血,他下意识地捂住嘴,袖口纽扣里藏的氰化钾胶囊竟被替换成微型照相胶卷。王越心中一沉,意识到团队中可能出现了叛徒,而这个叛徒的目的,似乎就是要破坏他们对恩尼格玛机的破解工作。整个房间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
洞庭街电报局的地下金库,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凝重气息。王越带着几人小心翼翼地进入,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仿佛稍有不慎就会触发致命的机关。他们的目标,正是那台神秘的恩尼格玛机。这台机器静静地摆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息。王越将听诊器轻轻贴在恩尼格玛机上,耳朵紧紧贴着听诊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机器内部的声音。当输入 “wuhAn” 时,转子发出异常的咔哒声。“这是密钥短语重复导致的机械卡顿。” 王越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道。他迅速拆下 3 号转子,发现轴心刻着三组四位数字。他陷入了沉思,大脑飞速运转,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他判断这对应着《申报》1937 年 6 月至 8 月的头条日期。“让印刷厂加印特刊!” 王越灵机一动,打算将日期转换为摩尔斯码,以此排列出日军第 11 军补给清单。印刷厂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动起来,工人们争分夺秒地排版、印刷。然而,就在排版过程中,铅字排版机突然自动印刷起乱码。仔细一看,油墨里混入的磁性粉末在滚筒形成强磁场,所有转子定位器被重置。王越心中暗叫不好,就在这时,暴起的排字工长引起了他的注意。王越眼疾手快,瞬间制服了排字工长,发现他指甲缝里嵌着大连汽笛厂特制螺丝的铜屑。这一发现,让王越确定了叛徒就在身边,而且这个叛徒和日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被背叛的愤怒和对局势的担忧在他心中交织,犹如汹涌的波涛,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