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少帅:改写九一八五里雷区的方瑜

第118章 老机械师的怀表遗物(第2页)

 怀揣着紧张与期待,王越踏上了前往兵工厂后山的路。山路崎岖难行,四周静谧得有些可怕,只有他急促的脚步声在山林间回响。终于,在那片隐蔽的土坑前,他停下了脚步。土坑不大,却仿佛藏着无尽的宝藏。他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映入眼帘的是十二箱未启封的步枪。每一支枪的枪托上,都刻着 “陈三喜验” 的字样,那是老人严谨工作态度的见证,也是他对战士们生命负责的誓言。油纸包裹的枪管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奔赴战场的使命。王越随手拿起一支,轻轻拉动枪栓,“咔嗒” 一声,清脆的机械声瞬间打破了山谷的寂静,在空旷的山间回荡许久。这声音,对他而言,既是希望的奏鸣,也是对老机械师的致敬。

 在箱底,压着一封泛黄的信,那是陈三喜的遗书。王越缓缓展开信纸,老人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这批枪我偷偷返工的,厂里催着交货,但打不准的枪就是杀人。我老了,走不动了,枪留给能用的弟兄。” 读着这些文字,王越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仿佛看到了老人在昏暗的工作间里,独自加班加点,只为了让这些枪能精准地保卫祖国的山河。信纸背面,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年轻的陈三喜站在汉口照相馆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身旁的妻子温柔地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一家人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背景布上画着西洋钟表和蒸汽机,象征着老人对机械的热爱与追求,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工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