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公瑾垂危擢秦浩,张亮遭劾帝斥责(第2页)
出了卧房,秦怀道小声低语:“阿兄,甲一传来了消息,说有个叫上官仪的才子被玄策兄给忽悠来了,
嘿嘿不是,被说服来了云中帮你,据说能力不亚于宾王兄。
还有武家三小娘子给你送来了你心心念念的礼物,具体是啥没有明说。”
秦浩有些欣喜:“玄策现在真是越来越成熟了,都知道划拉人才了,不错啊!”
-----------------
朝堂之上,刚刚议定修订贞观律,由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牵头负责,
唐俭引领着万里之遥而来的阿拉伯使者诵读了经文,李世民一时龙颜大悦,
“尊敬的大唐陛下,我听闻萨珊王朝传入长安三大教派,希望陛下也允许我们建立大清真寺。”
非洲殊奈国使者也出列奏道:“尊敬的大唐陛下,我们在海上航行了两万多里,为您带来了我们当地的特产。”
李世民震惊之余也为大唐的盛名远播而沾沾自喜,当即赏赐了两国使者,并允其在长安建寺传播文化。
唐俭顿时奉上一顿彩虹屁,称赞李世民文治武功远播海外,随即跪地奏请封禅。
朝堂一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见赞成者多而反对声低,李世民的虚荣心一时到达了顶峰,瞧了眼虎视眈眈的魏征,担心坏了兴致,连忙拍案决定。
李世民决定派遣使臣联络西伯利亚南部的坚昆部落,利用其牵制东突厥的残余势力。
紧接着宣布了王珪年老体弱,导致诉讼案件积压,选择退休,并表扬了魏征接任侍中一职后的公正裁决。
话毕拿出了一本案卷继续说道:“房强之弟谋反伏诛,按旧律兄弟连坐皆斩,可朕观这卷宗,房强与逆案毫无瓜葛,不过一介同州农夫!
若因血脉相连便取他性命,与暴隋滥刑何异?”?
房玄龄?躬身向前:“陛下明鉴。旧律有规谋反者兄弟连坐皆死,确易伤及无辜。
臣等议律时曾言,祖孙有荫尚可配流,兄弟异居反遭极刑,此非礼法相融之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正是!律法当如良医,辨症施治。传旨,自今日起,凡兄弟连坐者改死刑为流放边地服役。
朕要天下人知道,大唐刑典不只有雷霆,更有悲悯!”?
房玄龄?眼含赞许:“陛下圣明!此举既保律法威严,又彰德治仁心。”
李世民将另一本奏章掷于案上,有些生气:“陕县丞皇甫德参好大的胆子!竟敢讥讽朕修建宫殿是劳民伤财,
一个小小的县丞也敢出言不逊,这是诽谤!朕以为当斩!”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想起张蕴古的下场,几名御史悄悄后退了半步。
魏征却向前一步,直接开口:“陛下可知汉文帝时,贾谊曾上书皇帝,其言辞较皇甫德参不止激切十倍,可文帝却称此真社稷之臣也!”?
李世民冷笑起身:“魏征,你总拿前朝旧事压朕!莫非以为朕不敢杀这狂徒?”
魏征忽地撩袍跪下,脊背挺得笔直:“陛下若因直谏杀人,后世史书当如何写?帝斩谏臣,此非圣主所为!
况言辞激切看似讪谤,实是有忠奸之别,陛下岂可只凭直觉?”
长孙无忌瞥见皇帝胡子直颤,连忙打圆场:“魏相言重了。陛下不过恼怒地方小吏妄议中枢……”
“妄议?”魏征骤然打断,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麻纸,“去岁关中饥荒,皇甫德参变卖祖田购粮赈灾,此事刑部有案可查!
若此等舍家为国者为狂徒,臣请陛下先斩魏征!”?
盯着那卷赈灾记录良久,李世民缓缓坐下:“罢了,赐皇甫德参绢帛二十匹,告诉他,下次骂朕时,记得给朕留三分颜面!”?
见案卷议定完毕,温彦博?出列奏道:“臣弹劾刑部侍郎张亮私收孤儿数十人,授以骑射兵法,夜半常聚于别院演武。
此举虽未逾制,然唐律明定诸王公不得私训部曲,请陛下明察!”?
张亮?没想到温彦博?突然对自己开炮,猛然抬头:“陛下,这些孩子皆是战殁将士遗孤!臣不过指点他们防身棍术,怎就成了私训部曲了?”
李世民?盯着张亮一会,忽然轻笑:“驸马秦浩收养孤儿四百余,户部名册里个个记着耕读幼童,也从未见过有朝臣弹劾其私训部曲,
你倒好,弃故妻而另娶,本就让人诟病,如今又教遗孤耍棍棒?你是唯恐他人注意不到你吗?”
张亮?喉结滚动:“臣……臣只是不忍忠烈之后沦为流民!且驸马之法臣觉虚伪,
这些幼童长大之后,岂不也会感念驸马的大恩吗?难道就不会成为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