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追功庞玉丹墀暖,谏止层观白雪寒(第2页)

 着即:追赠工部尚书、加豳州都督,谥号?襄??。”

 众臣被李世民的一番话说得有些感动,还有的轻轻擦拭眼角,轻声抽泣。

 魏征出列开口:“陛下,臣闻尚书有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杜正伦等虽有过失,然观其往日勤恪,亦曾效命鞍马。

 况今十七人中,皆为东宫旧属,若尽黜之,恐寒天下士子报效之心啊!如今东宫已定,人才难得,正可赦其罪责!

 昔管仲射钩,桓公尚能委以国政;楚庄绝缨,将士遂得效死沙场......“

 李世民连忙打断,轻笑道:“玄成总拿古人压朕!然卿言不无道理。朕前日览帝范,正思宽猛相济四字。

 着令有司复核卷宗,凡未涉枢密要事者,许其戴罪立功!”

 “陛下圣明!昔舜帝流共工而用禹,汉武赦李陵而收苏武,今复众人官职,既彰天威,亦显仁德,实乃...”

 李世民摆手打断,无奈开口:“罢了罢了,再夸下去,明日该有御史弹劾朕偏听偏信了!”

 朝堂众臣一阵低笑,房玄龄朝魏征微微颔首,没想到这个老家伙还知道用这种方法宽慰人,也算是难得了!

 “只是众人皆须用心辅佐东宫,大事小情,不得出错,否则二罪并罚,教他们知道,朕的宽仁,不是面团捏的!”

 见李世民难得的开起了玩笑,堂上气氛一时欢快了不少,

 唐临趁势奏道:“陛下,有喜事上奏,关中粮价已跌至斗米三钱,老农言三十年未见此盛景?。

 贞观十年户部新造黄册,大唐人口已恢复至三百万户,较武德年间增一百万户,秦驸马上奏的鼓励生育政策效果显着,臣请加以......”

 李世民抚案起身,大手一挥打断道:“好,不过日后再有为秦浩请功之事便不要再提了,朕的这个女婿不喜封赏。”

 堂下议论声有些嘈杂,居然还真有信以为真之人,房玄龄嘴角抽搐,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吧!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臣:“诸卿可还记得武德元年之景象?长安街巷十室五空,太仓存粮不足支撑三月。

 今有此功,非朕一人之力。如大临谏裁撤宫人、许配民间?,如玄龄改制均田、奖掖耕织?,更有玄成劝课农桑,多番谏言,方成此贞观新气象?。”

 群臣肃立,温彦博、长孙无忌悄然拭泪。

 “昔隋炀帝耗尽民力,三征高句丽而天下崩?。今我大唐反其道而行,减赋税、省徭役、兴水利,方得仓廪实而知礼节。

 此非帝王之功,实乃万民同心、百官戮力之果!”

 阎立德出列开口:“陛下,层观已赶工建造至七丈之高,臣想奏请将三百民夫调回至昭陵工程。”

 “朕知道了,退下吧。“阎立德一愣,知道了是啥意思,行不行倒是给个准话啊?无奈讪讪退了下去。

 李世民嘴角直扯,这他娘的什么智商,和秦浩称兄道弟的都学了个啥?看了眼魏征不善的眼神,忙冲高福连使眼色。

 “退......朝.”

 -----------------

 两仪殿西廊下,李世民刚褪下朝服,便听到身后的脚步声。

 魏征喘息未定:“陛下留步!臣怎不知宫中何时建造的七丈高的层观,又是何时征调的三百民夫,此事万不可为啊!”

 李世民扶额苦笑:“玄成连口茶都不让朕喝么??”

 转身见魏征须发皆颤,连忙解释:“这层观是朕的一点私心,朕想思念皇后之时眺望昭陵,以寄托哀思...”

 见魏征脸色不善,一把拽住魏征的衣袖:“走,随朕登上一观!”

 层观台基上,大风刮得有些透骨,魏征打了个喷嚏,裹了裹皮裘。

 李世民瞟了一眼,揶揄道:“是秦浩送的吧?朕可知道,长安城里没有这个样式的。”

 魏征脸色一扳:“陛下不必顾左右而言他。”

 李世民有些尴尬,遥指昭陵,目光中满是眷恋:“玄成能望见昭陵否?”

 魏征手搭栏杆,作远眺状,良久缓缓摇头:“陛下,臣老眼昏花,遍寻不见昭陵。”

 李世民微微一怔,又手指昭陵,有些生气:“不就在那里吗?昭陵气势恢宏,如何会看不见?莫不是故意气朕吗?”

 魏征面色沉静,缓缓开口:“陛下,臣按陛下所指的方向只见到了献陵,确实未看见昭陵啊!”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颤,怒气渐渐化作一丝无奈,沉默良久:“玄成所言极是,朕险些忘却了对父皇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