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史我有钱我有颜

第55章 李世民的雄图霸业(第2页)

 随着唐朝逐渐走向稳定,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日益激烈。太子李建成身为李渊嫡长子,对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和崇高威望忌惮不已。

 李建成常与齐王李元吉在密室中密谋,试图削弱李世民的势力。他们多次在李渊面前进谗言,诋毁李世民,致使李渊对李世民产生不满,父子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而李世民的部下们见状,纷纷为他鸣不平,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多次劝他早做打算,以防不测。

 武德九年,局势已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李世民在谋士们的劝说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发制人。他精心策划,率领亲信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

 清晨天色微明,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往常一样,骑着马有说有笑地入朝。当他们踏入玄武门的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突然,李世民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李建成和李元吉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忙调转马头欲逃。

 李世民纵马而出,弯弓搭箭,眼神坚定,一箭射中李建成,李建成从马上坠落,当场毙命。李元吉慌乱之中,被尉迟敬德追上射死。

 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利刃,闯入宫中控制李渊。李渊得知变故后,震惊不已,但此时木已成舟,他只能无奈接受。这场政变改变了唐朝的皇位继承顺序,李世民登上皇位,开启了属于他的辉煌时代。

 李世民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他深知治理国家绝非易事,于是广纳贤才,虚心纳谏。

 魏征,这位曾是李建成谋士的直言之士,被李世民不计前嫌地重用。一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庄重严肃。魏征大步出列,神色凝重地说:“陛下,臣听闻近日朝堂之上,有人阿谀奉承,只说陛下爱听的话,长此以往,必将蒙蔽圣听,于国家不利。”

 李世民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面露赞许之色,说道:“魏征所言极是,朕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敢于直言的臣子。以后若有类似之事,尽管直言,莫要有所顾虑。”

 还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去洛阳巡游,以此彰显国威。魏征得知后,坚决反对,他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地列举了巡游可能带来的诸多弊端,如耗费大量钱财、加重百姓负担、影响农业生产等。

 李世民起初听后,心中不悦,拂袖而去。但回到后宫后,他冷静下来,反复思考魏征的话,最终还是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并亲自向魏征道歉,夸赞他的忠诚与正直。

 在经济方面,李世民深知百姓乃国家根基。为减轻农民负担,他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大力推行均田制。

 有一年,关中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李世民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下令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同时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救济百姓。他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派经验丰富的官员深入乡村,发放种子和农具,手把手指导百姓改良土壤、种植新作物。

 在法律上,李世民强调以法治国,亲自主持修订法律,力求法律宽松公正。《贞观律》应运而生,废除了诸多严酷刑罚,如废除连坐法,让更多无辜之人免受牵连;同时加大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哪怕是皇亲国戚,一旦贪污受贿,绝不姑息。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的族叔,因收受他人贿赂被发现,李世民并未因其身份特殊而网开一面,而是依法惩处,以此警示朝廷官员。

 在文化上,李世民大力支持文化教育事业,设立国子监等学府,广纳天下学子。学府内,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子们勤奋学习,交流各自的见解。他还鼓励文学创作,一时间,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长安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着名诗人王勃、杨炯等在此时崭露头角,为后世留下诸多经典之作。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逐渐形成。